混熟了之后他问姨姨为什么能让他和阿母进来。
姨姨瞥他一眼,才慢吞吞道:“你不顾大人的阻拦都要进去给母亲求药,代表孝顺;能够准確看出来我情绪有鬆动,代表你聪明会看人脸色;”
“你阿母睁开眼睛没多久就能大概判断出情况,代表她敏锐;能不顾身体虚弱强撑著绣出不错的绣品,有毅力且基本功不错。”
“听懂了吗?我们就是要找这一类的人,而那些真的烂泥扶不上墙的,救下来也是浪费钱粮。”
她是这里的二把手,一个战死秦兵的妻子。她的丈夫立下的军功不小,虽然陛下没有兑现全部军功,可有这份公子给的活计,说实话也不错。
韩信似懂非懂。
然后姨姨又说:“阿信,你是幸运的,遇上了那位出世。好好读书去,你聪明、有基础,读起书来事半功倍。到时候,就能带著你阿母过好日子了。”
韩信:“那你呢?不用我带著过好日子吗?”
女人哼哼两声:“姨姨教你,分內之事,是不需要太多回报的,因为好处啊早就有人付过了。只有分外之事才需要。”
“比如我,找你们这样的人,本就是我的工作,早就有东家给了我好处,就算要感谢,你也应该感谢东家。他可没必要帮助我们。”
而招揽最底层聪明还有灵性的黔首入四海通,是她的分內之事。
对了,这份理论是固定话术。
先生教的——教她孩子的先生。
韩信若有所思:“我明白了。”
就如同那些官吏,庇护下面的子民、守护法律严明,是他们本就应该做的事,报酬早就有最上面的帝王付过了。
就算感谢,也应该感谢帝王……吗?
然后韩信就像是十万个为什么,又问:“东家是谁?”
女人笑了笑,指指上面的天空。
然后摆摆手:“去去去,去玩去,什么话都打听。”
韩信看看天疑惑——天?
他在书院里当了第一名,先生给他推荐到更高一层的书院。
先生说:“我教不了你什么,去,去更好的地方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韩信想要报答,可先生还是一套相似的理论,和姨姨一模一样。
少年眨眨眼:这个地方,可真是……该如何形容呢?他不知道,他现在的词汇量还不多。
在母亲的支持下,他来到了咸阳。
咸阳城可真好啊,一板砖下去能砸死好多个三公九卿。
他见到了张行之,以为那是东家,一开始很尊敬,喊“主君”,张行之当时表情莫测,连忙否认,可韩信还是认死理的喊。
直到嬴元听到了,对著张行之好好嘲笑了一番。
他问韩信:“你为什么会觉得这傢伙是大东家?”
韩信说:“他能做主这里的事。”
嬴元解释:“他才不是,不过……你要不要去见见真正的东家?”
“要——”韩信说。
一阵车马劳顿之后,韩信终於见到了那个人。
隨意的布衣,抱臂看著从马车上下来的他,挑眉:“你就是——元选出来的……助手?”
张行之对他点头,韩信这才说:“是。”
主君向他伸出手:“你好。”
韩信有些茫然,但是还是握上了他的手,暖暖的。
他回:“你好。”
终於……找到您了。
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