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嘛不是?
死的都是和胡亥交往密切的,或者胡亥非常厌恶的。
眾人:“……”
挺、挺好的。
来福被绑著架在了架子上,听著下面的人对自己的宣判,死气沉沉。
他自进入咸阳宫开始,就是在公子胡亥身边侍奉,自从胡亥登基,算是水涨船高。
胡亥对不起其他所有人,唯独对得起来福。
有人上前,是张行之。
他用只有他和来福能听到的声音问:“来福,若你此时后悔,我们可以把你替换下来。此后你隱姓埋名生活即可。”
他是养济院的领头人,对这些人感情也是最深。
“陛下……待我恩重,我背主求生,已是不义。” 来福声音低沉,带著一种彻底认命后的平静。
“十九公子……保全我全家老小,此恩……不得不报。这条命,今日还了,正好。”
他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混杂著无尽的苦涩与解脱:“两边……都算有个了结。我这般不忠不义之人,苟活於世……又有何益?”
退一万步来说:秦二世胡亥身边的大太监居然是雍王的臥底,此事根本不可让天下人知晓。
最好的办法,就是变成尸体。
“更何况,我在此之前本来就为陛下做了许多天怒人怨的事。现如今陛下死了,我就算今日不死,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张行之沉默。
他其实想过:来福可以和陈平一样选择为主君效力,但是仔细想想,他们两个是完全不同的定位。
陈平是臣子,和其他士人一样效忠於大秦正统的臣子。他们需要的是大秦正统,身上的是帝王的“烙印”。
可来福呢?
他是阉人,是家奴,是暴君胡亥最贴身的爪牙和影子。他身上打下的,是胡亥最深最私人的烙印,永远无法洗刷。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胡亥暴政的一个活生生的註脚。
新朝需要陈平这样的能臣来稳定局势,却绝不需要他这样一个前朝暴君的心腹太监继续活著,那將是时时刻刻提醒著所有人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也是对雍王威信的一种潜在玷污。
——若连胡亥最亲近的阉宦都能被雍王容纳,那这场清算的意义何在?
就算他一开始就是雍王的人,也不行。
张行之:“……我明白了。你……走好。”一路走好。
火焰慢慢升腾而起。
来福他喊,当著所有人的面喊:“陛下啊!奴来殉您了!!!”】
——题外话——
关於来福。
来福这个人其实就是在胡亥还活著的时候得到了非常多好处的那一批人。
但是他又是那种道德水准比较高的人。
对主角和胡亥都有感激之情。
感情上的双方撕扯再加上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所以导致了他赴死。
类似於今生我效力十九公子对不起十八公子,下辈子再补偿。
……额……
怎么感觉和言情小说里面“你只是失去了生命,但是我失去了爱情”异曲同工?
(思索.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