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还想打仗的是那些中低层將领。
唯一还对大规模战事抱有期待,甚至隱隱渴望的,反倒是军中的那些中低层將领。
他们不同於早已位极人臣、更看重政治平衡与家族延续的顶级勛贵,也不同於只求安稳度日的平民百姓。
战爭,对他们而言,是危险,更是机遇!是通往功名利禄、封爵受赏最直接、也可能是唯一的快车道!
太平盛世,哪来的那么多军功可立?
没有军功,他们如何晋升?
如何获得更多的食邑、更高的爵位?
如何光宗耀祖,让家族跃升一个阶层?
天幕上展现的那场波澜壮阔的大战,虽然惨烈,但也让他们看得热血沸腾。
韩信、项羽……这些名字註定闪耀史册,而成就他们威名的,正是一场场恶战!
若能参与其中,搏个出身,哪怕马革裹尸,也好过在太平年月里默默无闻地老死!
更何况,如今大秦强盛,陛下雄才大略,太子更是深諳兵事、赏罚分明。
跟著这样的君主打仗,胜算大,犒赏厚!风险固然有,但收益足以让人疯狂。
一些驻扎在边境或正在剿匪的军中营地里,不少年轻气盛的校尉、都尉们聚在一起,看著天幕,眼神炽热。
“瞧瞧!那才是大丈夫该去的地方!百万军中,取上將首级!”一个满脸络腮鬍的壮汉捶著案几,激动不已。
“慎言!”旁边一个稍年长些的將领低喝一声,但眼中同样有火光闪烁,“天幕也说了,死了五百万人!我等身为將领,岂可好战?”
话虽如此,可他紧握的拳头却暴露了內心的不平静。谁不想指挥千军万马,立下不世之功?
“將军,我不是好战……”络腮鬍压低了声音,“可如今这形势,分明就是要打仗的样子!项羽未平,六国遗孽未尽,听说南方百越也不太安分……这仗,肯定有的打!咱们得抓紧机会啊!”
另一种焦虑也在蔓延:天幕剧透了未来,陛下和太子必然会更早布局,以更快、更小的代价平定天下。
这意味著,留给他们的“建功立业”的时间窗口和机会,可能正在急剧缩小!如果动作慢了,可能连汤都喝不上了!
这种焦灼感,混合著对功名的渴望,在军中中下层悄然瀰漫。
他们不像百姓那样恐惧战爭,反而担心战爭结束得太快、太顺利。
於是,一份份请战书、陈情表,开始悄无声息地通过各种渠道递往咸阳。
內容无外乎是表示忠心和求战之心,请求將自己调往可能发生大战的前线,愿为陛下、为太子先锋陷阵,万死不辞!
他们的想法与咸阳宫中力求稳妥高贵的公卿们,与田间地头只求温饱的农夫们,形成了鲜明而讽刺的对比。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战爭的残酷面目,在不同的人眼中,折射出截然不同的色彩。
一个老卒蹲在营房角落,默默擦拭著手中的长戟,听著身边年轻人们的激昂议论,浑浊的眼睛里没有任何波澜,只是低声嘟囔了一句:“瓜娃子……没死过人……不知道怕……”
他的声音很低,很快就被淹没在对功勋和荣耀的憧憬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