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元立刻召来麾下所有精通文墨、口才便给的舍人、门客,甚至动员了刚刚初步搭建起来的“宣传”系统。
“把项羽如何『破釜沉舟』的故事,好好给天下人讲讲。”嬴元下令,“要详细,要生动,要让人如临其境。”
於是,一场针对项羽的“直播”开始了。
无数的轻骑信使携带著精心撰写的文告,奔向四面八方,尤其是楚地及项羽败退路线周边的城邑乡野。
说书人被迅速组织起来,在茶楼酒肆、集市路口,唾沫横飞地讲述最新的“项羽传”。
“诸位父老乡亲可知?那项羽,与韩將军大战,眼见不敌,便使出了绝招——破釜沉舟!”
“何等壮烈?下令砸了军锅,沉了渡船,对麾下楚地儿郎们说:『此去唯有死战,绝无退路!胜则生,败则亡!』”
“嘖嘖,听著是豪气干云吶!可大家想想,他带著的是谁?是他江东带来的子弟兵吗?不!多半是咱们楚地的好儿郎啊!”
“他项羽为了自己的霸业,为了他那不容失败的顏面,毫不犹豫就断绝了所有楚地子弟兵的退路!他把几万、十几万楚人的性命,绑在他一个人的胜负之上!”
“胜了,他是霸王,自然风光无限。可若是败了呢?那些被他亲手断了归路的楚地子弟,岂不是白白送死?连逃回家乡、苟全性命的机会都没有!”
“他这不是英勇,这是残忍!是拿我楚地儿郎的尸骨,铺就他霸王的名声!”
文告和说书人的故事里,丝毫没有添油加醋,他们只是把“破釜沉舟”这个战术选择,用最通俗、最贴近普通人视角的语言“实话实说”地演绎了出来。
主打的就是一个引发共情,引发恐惧,引发质疑——你项羽是英雄了,那我们普通士卒、我们楚地百姓的命呢?
疯狂败坏项羽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名声(在此之前项家给他打造的)。
……其实也不算败坏,他们確实只是“实话实说”,只不过选择了最诛心的那种说法。
一时间,“项羽残忍暴戾,视士卒如草芥,绝人生路”的舆论如同瘟疫般在楚地蔓延开来。
许多原本对项羽心存敬畏甚至崇拜的楚人,开始感到齿冷和恐惧。
那些家中有子弟在军中的,更是忧心如焚,对项羽生出了怨懟之情。
当项羽一路收拢败兵、试图重整旗鼓时,愕然发现,沿途的楚人看向他的目光——
除了以往的敬畏,更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疏离、恐惧,甚至……怨恨。
他破釜沉舟的壮举,未能激起楚地军民同仇敌愾之心,反而先一步寒了无数楚人的胆。
人都是怕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