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张行之想要拒绝,嬴炎捂著脑袋:“哎呀我头疼!写不出来。”
张行之:“……”
你受伤的不是身上吗??捂脑袋干什么??!!他一时间真恨不得直接一个纸团回砸过去!!!
可是没办法,碰上这么个领导,张行之只能自己上手苦思冥想的写。
嬴炎倒也不是懒得想,而是確实是困的厉害。
自己背著手半闔著眼躺在床上假寐。
一时间室內寂静极了,只偶尔有一些纸笔摩擦声。】
<噗嗤!太宗陛下和张行之真的好像是我和我的冤种兄弟啊!>
<互丟纸团的小学鸡互博?活人感真的好重。>
<太宗私底下活人感重是什么秘密吗?咱们谈点別的。>
<好!就谈別的!我之前就想说了:项羽和韩信真的是两强相遇,互相之间破不了招。
韩信在攻打天下的过程中不会功劳过大,项羽也没机会出去屠城杀人……>
<太宗陛下重新一统天下之后,韩信其实並没有太多的军功,军功多的大多数都是屠睢、任囂、蒙恬这一类老將,很快就要死了的那种。然后他们下一代没有韩信有本事,直接被压住……>
<韩信后来带著兵出去百战百胜的时候,歷史才真正意识到了西楚霸王的含金量。大拇指.jpg>
<韩信打项羽,小规模的输贏皆有,但是总体上其实是平局。>
放任年纪大是老將立功,然后不动声色的打压新生代兵家天才,不至於让这兵家天才无上限可封?
好厉害的帝王心术!
同时制衡了双方来著。
而且也完全不怕老將和他的家族真的居功自傲,韩信能再歷史上留下兵仙的称號,天分上来讲对他们的压迫感不可谓不高。
功劳再高有什么用?自己后人没有朝廷上的后起之秀优秀,哪里还能傲的起来?
韩信也是,他被老將多压一会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臣子们心里酸溜溜的——太宗陛下对这个韩信可真是好,对他麾下的其他武將也好。
尤其是王翦最有感悟。
王翦感慨道:“军功过高也不是一件好事。臣子最忌讳的,就是让君王封无可封,到那时候,可能只剩下封棺了。”
王翦能寿终正寢,一方面是秦始皇有容人之量,另一方面其实也有王翦懂得自污。
自污,是做给天下其他人看的,大概率就是:你们瞧瞧!我虽然会打仗,但是平生就这么点志向,根本没心思造反!
说实在的,但凡王翦不是死在嬴政前面,嬴政感觉自己要死的时候想想自己没用的子孙们,再想想精神矍鑠的王老將军……
那说不准秦始皇嬴政会思索著臣子殉葬的可能性。
毕竟当年嬴小米就是这种想法在作祟。
不对!也说不准会直接让嬴炎上位。
毕竟只有这个儿子最有可能镇得住王老將军。
王翦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找到了另一种可能——假如天幕上的自己没死,那陛下会不会直接把皇位传给十九公子?
自己的一些举动陛下其实都是放在眼里的。
比如暗戳戳的希望陛下能够实行分封制。
没有哪个皇帝会用权力赌人心,再相信臣子也不行。
而绝对支持实行郡县制的也就只有十九公子,公子扶苏他確实是跟著王綰这些人的思路——支持分封皇室子弟出去镇守四方。
站在公子扶苏的立场上,真是非常奇怪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