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个孙子的气度摆在这,嬴异人对於政儿立了这孩子为太子这件事本身並不太过意外。
嬴炎这般霸道,且就算是迁就他人也是带著点不顾人死活的恶趣味——一看就知道政儿没有步赵武灵王的后尘。
只要不是走了赵武灵王的老路,其实都好说。
嬴异人能接受。
就是吧……
政儿的子嗣里没用的这么多吗?年纪上领先那么多还能被反超?!
这不合逻辑啊!!
虽然嬴炎之前说什么父皇人生的两大污点,可他根本就没有想要介绍胡亥的意思,作为胡亥之后的帝王,也就是宗法礼教上面的秦三世,他真的非常憋屈!!
那怎么办?
要是把胡亥抹除了,他和父皇之间的空窗期发生的事,是扣在父皇头上,还是扣在他头上?
父皇头上觉得自己不孝,自己头上又觉得被平白泼脏水了……
而且他还指望著胡亥的存在让后世之君在择储的时候多考虑一二、不要总是以自己的喜好为准!
宗室和臣子们在这一点上劝解或者制衡帝王总要找一个以史为鑑不是?
那就更加不可能把胡亥抹除掉了。
可这边不一样!
歷史是肯定和他那边的不一样了。
但凡“他”出生,就一定会被注重起来,哪里会有胡亥什么事?
所以嬴炎只和嬴异人吐槽:父皇他一点也不会带孩子!但凡我自己年少时出门游歷四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学成才……那大秦就后继无人了啊!!!
於是嬴异人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虽然不知道他悟出了什么……但总归是恍然大悟了。
总归他的这些直系先祖都是能拎得清的,嬴炎也不担心他歪到天边去——也算是几代明君的好处之一了——永远理性大於感性、以国家(自身)利益为最高標准。
说完未来的大概歷史发展过程之后自然是教导嬴异人一点帝王术。
(嬴炎:“朕顺位继承!!是当年父皇死之前拉著朕的手非要朕当皇帝的!不允许反驳!!!”)
虽然要自己的亲孙子教导自己帝王术这件事多少有点倒反天罡,可嬴异人这个时候能接触到是最优秀也是最顶端的“老师”,也的確是嬴炎了。
毕竟嬴异人需要学的他都会,嬴炎不会的嬴异人也根本用不著。
实权帝王的权威,无需多言。
嬴炎教导著教导著,自然而然的等来了秦国接公子异人回国的队伍。
特务头子范雎亲自操刀,威逼利诱让赵国必须把人送回来!
赵王作为弱势方,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把人交出去。
自然是有人觉得有些不正常劝解还是把人扣下的好,可面对的只有赵王不满的怨懟:“那秦国要是以此为藉口直接开打,你家全权负责军费粮草吗?”
然后就没人说话了。
马车里只有二人,公子异人坐在主位不假,可不知道为什么,坐在侧面的年轻男子像是坐在主位的——能让人第一眼就看过去。
嬴异人状似隨口问:“炎儿,你之前给藺相如藺先生送去了什么信?”
是的。
嬴炎根本没有赴约,而是在临走之际给藺相如去了一封信——关於即將掀起的长平之战赵王放弃四十万条赵国人命这件事。
长平之战真的全部都是秦国的过错吗?
不一定。
理论上讲,秦国把那四十万大军给收入麾下进行同化才是最优解……可秦国养不起那么多人啊!!但凡把这四十五人接纳进来,秦国怕不是要被直接拖垮。
同样的,赵国之所以明摆著放弃这四十万人,就是在赌秦国吞不下,到最后还不是要把俘虏放回来?
这样在灾年之下,死了那么多人,直接可以把国內的压力转化为对大秦的怨懟……
嘖!
就是没想过秦国会直接把这四十万人埋了的可能性。
直接把赵国的脊梁骨给打折了,五十年內根本起不来的那种。
不巧,秦可不会给他们五十年发展。
藺相如作为一个已经不在朝堂中心的老臣,他就算是说大秦必定会屠尽四十万大军其实也没人相信和在意。
就算是有人在意了、军需充足了,白起不是那个小將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