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嬴炎被带到了行宫內强行“揠苗助长”。
嬴政直接给他上了个难题——郡县制还是分封制?这也是大秦现如今最重要的分歧之一。
是选分封制再次循环周朝八百年,还是郡县制这个不確定未来的制度?
在诸位肱骨大臣灼灼的目光中,嬴炎道:“郡县。”
“公子——!”王綰高声:“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治理国家如果不效法古代,而能长治久安的,我从未听说过。
这句话原本是淳于越对始皇说的,现如今王綰用来劝诫嬴炎。
嬴炎温和道:“王相说的有理。”然后在王綰略微鬆了一口气的时候话锋一转:“只是我以为,治理国家更应该做到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见还有人想要反驳,便丝毫不留情面的道:“我大秦,有部分將领和功臣认为郡县制剥夺了他们的世袭特权,所以主张在偏远地区分封皇子或功臣,以换取个人利益。”
“是谁我不说,诸位自己体会。”
嬴渠梁事先指点过:“小炎子,你今年十三岁,上面还有一个实权的父亲,完全可以直言不讳,不用给他们脸面。他嬴政要是连这点事都压不下来那就白当皇帝了!”
所以嬴炎直接掀开粉饰太平的假幕。
王綰:“……”
这话谁敢接?就连王翦也有点尷尬的眼神瞟向別处。说他没有私心才是假的。
“当然,这可能不是根本原因,例如被六国余孽收买了的、例如想要在我大秦恢復周礼的、例如依旧认我大秦是蛮夷的。”
更没人敢接话了。
“人有私心,这很正常,父皇也不是容不下这份私心。只是诸公且听我慢慢道来——”
嬴炎手里摺扇一展,给自己扇风。
嬴政则是在心底否认:不,朕容不下!
王綰面上不敢显露分毫,不知不觉顺著嬴炎的思路:“公子请讲。”
“如若大秦真的使用分封制,有之前五百年春秋战国,你拿什么保证三百年內诸侯不会剑指人皇?”
嬴炎口中的人皇,指的自然是秦皇。
秦始皇想要探究这个儿子到底是支持分封还是郡县,自然是会找不同的人反驳他。
比如淳于越就在现场。
“公子,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唯有自身德行端正,才能带动家庭、国家乃至天下的有序。
这句话对个人而言准確的讲没有问题,但是偏偏不少儒家子弟都喜欢把这要求套在君王身上。
这不適合君王。
嬴政:“?”他怀疑淳于越在內涵他,並且有证据,偏偏站在他旁边的大儿子扶苏好像是很认同的样子。
嬴炎挑眉:“哦?是吗?那你的意思是周天子品德有失?故而导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品德有失就罢了,连续五百多年都没有品德高尚之君?”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淳于越:“……,老夫何时有此意?”
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復周礼而奔波。他要是真的敢认同周天子连续五百多年都是失德之君,那马上就会被儒家子弟群起而攻之。
儒家內部並不团结。
嬴炎道:“本公子认同你这句话不错,可它適合臣民,不適合君王。换一个。”
王綰:“那公子,您又拿什么保证?”
嬴炎昂头:“大秦强於周而吞天下。”
王綰一怔,隨即追问:“公子此言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