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女娃,厉害。
“李老板,这事不小,我们厂里得开会研究。”他放下茶杯,打起了太极。
“行。”李圆圆乾脆地站起身,“那我先不打扰了,江书记,姜厂长,我还要去灯泡厂一趟。”
江大善和姜国民把她送出工厂。
望著李圆圆离去的背影,江大善皱起眉,看向一旁的姜国民:“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姜国民撇撇嘴,“人家临走时那句话,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你没听出来?”
“目前玻璃厂最大的客户是罐头厂。罐头厂的新老板是姜於洪,姜於洪跟这个李圆圆,跟她背后的张诚,是一伙的。”
“没了罐头厂,我们玻璃厂也倒不了!”江大善哼了一声。
“倒不了,但会很难受。你別忘了,灯泡厂不是没能力做玻璃,只要他们肯改生產线……人家临走特意点名灯泡厂,就是说给你听的。”
江大善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走,开会!儘快把事敲定,免得夜长梦多!”
……
灯泡厂的体量远超玻璃厂,是当初县领导求爷爷告奶奶从省里抢来的项目。
厂书记於书记,在办公室见到了李圆圆。
他桌上就放著那份《阜寧县日报》。
听完李圆圆的来意,於书记非但没有为难,反而当场拍板,立刻召集了厂里所有干部,在四楼会议室开会。
他亲自主持,让李圆圆坐在主位左侧。
“同志们,这位是阳诚服装店的李圆圆老板,也是今天报纸上我们阜寧县青年標兵张总的代表!大家鼓掌欢迎!”
掌声雷动。
於书记抬手示意安静,继续道:“今天,李老板代表张总,来邀请我们灯泡厂,加入正在筹备的『阜寧县商会』,下面,有请李圆圆同志讲几句!”
面对台下几十號人,李圆圆没有丝毫胆怯,她站起身,笑意从容。
“大家好,我叫李圆圆。国家推行改革,市里领导也希望我们阜寧的企业能拧成一股劲……刚才我从玻璃厂过来,他们已经原则上同意加入了。罐头厂的新东家姜总,也会加入。”
“我相信,在市委领导的关怀和我们大家的努力下,阜寧县的企业会越来越好!”
她话锋一转,拋出了最实际的甜头。
“最后,我代表【阳诚】宣布,但凡加入商会的企业,所有员工及家属,凭工作证到【阳诚】旗下任何店铺消费,一律九折!”
“哗——”
掌声比刚才热烈了十倍。
“好!早就看中那件风衣了,这下能买了!”
“这女娃真是能干又漂亮,谁娶了有福气啊!”
“別想了,肯定是报纸上那个百万富翁的媳妇儿!”
会议结束后,於书记热情地邀请李圆圆在食堂包厢吃了晚饭,又派了两个年轻小伙子,確保將她安全送回。
李圆圆回到出租屋,只觉双脚酸痛,但脸上却洋溢著兴奋的笑容。
她不是为自己,是为能帮上张诚。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李圆圆换了身干练的衣服,踩著高跟鞋,包了一辆人力三轮车,直奔郊外的工业区。
那里,聚集著阜寧县大多数的小型工厂。
车上,她从隨身的小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笔记本。
翻开第一页,上面写著几个名字。
她拿出钢笔,在“玻璃厂”和“灯泡厂”后面,画上了两个鲜红的对勾。
笔尖下移,停在了第三个名字上。
【阜寧县造纸厂——厂长,盛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