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也觉得武將军不適合礼部,礼部需要管理的事物大多十分复杂与讲究,其细枝末节十分重要,並非是寻常人能够担此重任,武將军出生於军旅,对於这些事情肯定很难熟悉,若是让武將军掌管礼部,那只会给武將军造成负担,同时也会让礼部陷入混乱,因此臣觉得应该从文官体系中选拔官员进驻礼部。”
“臣附议,应该从文官中选拔礼部尚书人选,而非是从武將体系中选拔。”
“臣附议!”
虽然萧敬倒台了,但文武对立局面却不会因为萧敬而消失。在看懂了萧桓的意图之后,这些文官当然不会让一个从事军武的大老粗被安插进入他们的体系当中。
当下的就有人提出了反对,並且其理由也合情合理。
礼部虽然在六部里的权柄不重,但並不代表著不重要。反之,礼部所要掌管的事情,对於礼乐等诸多要求很严,这些事连饱读诗书的文官有时候都搞不懂,何况是那些大老粗的武將,所以,他们反对的理由倒也很贴合实情。
“这有什么难的,礼部那些事情,不就那么一回事吗,何况底下还有那么多礼部官员办事,不用什么事情都让尚书去做吧,我们武將凭什么当不得尚书?”
“那怎能一样,一部尚书,若连自己部门的规章制度等都搞不清楚,如何约束下属,这不是胡闹吗?”
“就是,况且两国使臣即將抵达京城,如今礼部正是最为关键的时候,若是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来管理礼部,那岂不让人笑掉大牙,更是会影响別国对我大凤印象。”
“你们这是瞧不起人……”
文臣出面反对,当下两拨人就开始爭吵了起来,你一句我一句的,相互嘲讽指责,一时间朝堂宛如菜市场一般的喧闹,谁也不肯让步,显然一个个的都想要爭取自己的利益。
萧元武看著双方你来我往的爭吵,倒也没有生气,而是稳坐钓鱼台的看著眾人。
“陛下,臣以为礼部尚书就应该从六部官员中卓选出来,请陛下明鑑。”
“陛下,臣以为武將也可管理六部,魏王所请合情合理。”
到最后,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萧元武,显然此事还得是萧元武做主才行。
萧元武的目光扫了一圈眾人,旋即看向了楚王萧瑀。
“老二,你觉得呢,何人合適礼部尚书之位?”
萧元武並没有自己做决定,而是问向了萧瑀,看著萧瑀,他很想听听这个儿子的意见。
“父皇,儿臣心中有一人选。”
“喔,谁?”
“晋国公,时任礼部侍郎的秦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