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我就看你了!”赵晓燕点头。
掛了电话之后,宋青来到四合院的书房里面。
此时妻子在书房里面忙碌著。
“老公,怎么样了?”柳思思对著宋青问道。
“刚才赵小姐打来电话了,说我们的產品销量非常的爆炸,2个月在香江这边卖出去十万套,一个月之內,在欧美那边的市场卖出去三十五万套!”
妻子听到这里,瞪大了双眼:“这么多?”
“如果是换成我们之前衣服的价格,岂不是爆炸了?”
“可惜,我们现在出厂价格是1元一套,少赚了好多倍。”柳思思有些遗憾道。
“我们的成本也低啊!”
“我们搞这一系列的新產品,要的就是走利薄多销的路线,趁著这一年內赚一笔就行了,其余,不管了。”
“反正海外市场我们暂时放弃。”宋青想了想道。
“好吧。”
“我们未来要瞄准的是內地市场,现在又经过几年发展,內地的市场服装需求应该是越来越大了。”
因为1983年不需要布票就可以买衣服,买布料了,所以说,现在城市里面的人越来越多买成衣,也就是成品衣服了。
只有农村绝大部分还是选择自己买布料自己去缝製衣服。
现在又经过一年多发展。
“统计出来了没有?”宋青对著妻子道。
这一年来,他们纤美服装在国內已经是有了三十多家店铺了。
在各大城市。
一个月前,让各大店铺派人调查市场情况。
“统计出来了,目前来说,全国三十多个大城市,不少老百姓对成品衣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於市场的价格来说,还是偏低。”
“根据我们市场收集调查到的信息,城市人,一年收入大概600元左右,他们大概会14%得收入来购买衣服,当然,这是偏高的,但要考虑到我们所在的是各大城市开的店,而不是三四线,甚至是城镇那种城市,大城市的话,老百姓们对於消费品的消费还是会高不少的。”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计算,一个人一年可能会80元左右的钱去买衣服。”
“当然,女性占据的比例较高一些,可以达到这个80元一年的水准。”
“但是男同胞的话,一年在买衣服上还是50元左右为主。”
毕竟那句话怎么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这年头捨得钱买衣服的人还是男性少一些的。
“根据我们市场的统计,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来说,是接受10元左右一件的成衣!”如果有价格更低的自然是更好。”妻子道。
“好!”听到这里,宋青微微点头。
“接下来,我们要搞更多的產品才行了。”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哦?”
“怎么说?”
“现在国內服装市场开始变大,需求大,因为我们国內人口太大了,所以市场肯定大,再加上经济刚开放几年,服装厂还处於比较少的阶段。”
“我们得趁著这个时机搞起来!”
“我们不单单只是仅限於內衣,休閒服装了,我们得扩大范围,品类,爭取做大做强,在未来几年占据国內一定的市场份额!”宋青眯起眼道。
“我们下一步要涉及的就是童装、男装、西装、男女的鞋子了!”宋青开口道。
“啊?一口气涉及这么多?”柳思思惊呼。
“不怕,除了鞋子难度较高,可以晚一点,其余的都是可以搞起来了!”
“我听你的!”柳思思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