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机製造难度不在於了解原理,而在於我们能否研究,符合標准的数字控制程序。”
“工具机的软体程序,直接影响著数控工具机的几大核心组件,加工程序,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工具机主体结构,各类辅助装置。”
“同时,数控工具机研究涉及了大量计算机理论,半导体技术,老吴,我说別的你可能听不懂,处理器你应该能听懂。”
数控工具机使用了大量的微处理器,等级越高,对微处理器的要求也就越高。
通过微处理器对自动化程序进行程序化软体控制。
当初,夏国第二代数控工具机研究为什么陷入低谷,原因不仅是苏熊撤走专家。
国家遇到经济困难,更因为缺乏这些领域的人才和技术储备。
四周数控工具机涉及的领域和人才无比庞大。
机械,自动化计算机,半导体又会细化出几十个门类,上百家配套企业。
第二代国產集团项目虽被取消,梁奋斗离开项目的二十多年里,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国產新型数控工具机的研究。
可惜,人力有尽时。
高端数控工具机设计的方方面面,不是他一个人,或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
光电解码程序,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
单是传感器一项,涉及了十几种分类传感器。
吴胜利听得满头雾水,只知道目前研究四轴数控工具机,可谓是难如登天。
“小同志,你的想法是好的,可任何想法都要尊重现实。”
梁奋斗长嘆了一口气。
直到现在,国產数控工具机的研究进展,也只能说是微乎其微。
“或许过个十几年,我们可以製造出国產四轴工具机,甚至是五轴工具机,但绝对不是现在。”
梁奋斗面无表情。
声音中流露出无奈的淒凉和绝望。
多年来,梁奋斗一直是人在无线电厂,心在数控工具机领域。
高端数控工具机的难点总共为两大类。
编程和程序操作。
加工过程中的刀具选择,各项操作数据设置,全部需要准確计算。
没有完美的技术程序。
一切都是枉然。
方林淡淡道:“梁工,您明天有时间吗?如果有的话,我能不能將家里的计算机搬到您这里?计算机储存著我的设计图。”
“看完设计图,咱们再来討论国產四轴数控工具机,目前具不具备研究的可能性。”
“你家里有计算机?”
梁奋斗古井不波的脸上,终於出现了异样的反应。
开什么玩笑。
个人家里怎么可能有计算机。
就连那些高级干部家庭,也看不到计算机这类洋玩意。
“明天我在家等你,你把计算机搬来,我要看看你这个年轻人对於数控工具机技术的领悟能力,到底有多少。”
不等方林讲述计算机的来路,梁奋斗再次端起茶杯,摆出一副送客的架势。
计算机是怎么来的,跟梁奋斗没有半毛钱关係。
梁奋斗只想知道。
这个懂得用计算机绘图的年轻人,能搞出一张什么样的工具机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