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是他编辑的作品,当然是好事。
崔道义、周明这些编辑就小声抱怨了几句,但是碍於这是总政的命令,而且王蒙也给了指示,
只好一个杂誌社重新加班加点。
把定版的五月刊换上去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三十万字,使得这一期的杂誌变得出奇的厚实。
北平这个地方特尷尬的一点就是,地方部门和中央部门在一起,比如北平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电视台和北平地方电视台。
包括总政文化部和这北平军区战友歌舞团。
感觉好像多余了,又好像没多余。
北平军区战友歌舞团,文艺创作室里。
臧云飞进入了办公室,点了一根烟之后,打开了刚刚收到的信:
“於海?都是北平的,还搞个信,这么正式干啥啊?”
打开信,信里面大概告知了臧云飞这个事情的来歷一一有个歌写得很不错,但是军乐团不能演奏,於是就给扔到战友歌舞团来了。
里面夹了一张乐谱。
“《军中绿》。”
臧云飞战友文工团艺术指导,后世还成为了国家一级作曲家、指挥家。名下很多经典的歌曲《一二三四歌》《当兵的人》《珠穆朗玛》《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
《一二三四歌》也確实厉害,阎维文这嗓子太適合唱军歌了,这些军歌由他来唱特有气势。
““~~~这歌,有点民谣的感觉,虽然是俗气一点,但是感情在里面,挺真挚的感情的!”
臧云飞说道:“晓岭你看看这首歌。”
王晓岭也是一个著名词作家、一级编剧。不过是最近的进来的,属於小辈,代表作有《三唱周总li》《风雨兼程》和《咱当兵的人》等,后来曾任该歌舞团团长。
“好的臧老。”
王晓岭打开歌,同样是十多分钟过后,她有些意外的转过头来:“这有点民谣和山歌调子在里面?不过说不上来的—·歌词却意外的搭配!”
“挺有趣的吧?军队里面的民谣,这小子是个人才!”
“您写的?”
臧云飞摆摆手:“我这种脑子固化了,写不出来这种歌。是於海推荐过的,他说总政军乐团唱不了,可惜了,就递给我们战友歌舞团了。”
“哦!你觉得怎样?可以给团长问问?”
“行。”
两人一合计,拿著这个新歌曲上交给了团长。
团长姓李,也是老干部了,人家看不太懂,两人就壕了两嗓子给他听,最后才问道:
“这歌是总政来的,那边演不了,团长您看看这歌曲怎么样?”
“我也不懂啊,不过你们谁觉得好?”
臧云飞点头,王晓岭也点头。
好吧。
一位编曲,一位填词都感觉这首歌写得不错,李团长看了许久,最后也觉得这歌曲写得出奇的好,同意了要了。
“行,你们俩都给了意见,那就行,你们带著人下去练,月底的时候,去军区的时候,能演出吗?”
臧云飞点头:“可以演出,这是民谣,难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