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时间里。
陈雪洁,也成长了许多。
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在一旁,默默担心的柔弱少女了。
在赵强的鼓励下,她成了养殖场的大管家。
每天,跟著村里的会计,学著记帐,盘点。
把养殖场的日常採购,出货,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仅如此。
她还托人从县里,弄来了一整套的高中课本。
利用每天晚上的閒暇时间,在煤油灯下。
一点一点地,重新拾起那些,曾经被她放弃的知识。
她,正在努力地,追赶著赵强的脚步。
想要成为,那个能与他並肩而立的人。
而不仅仅是。
只会躲在他身后,被他保护。
晚上。
忙碌了一天的两人。
回到那间,已经重新修葺过,温馨了许多的小土屋里。
赵强,將自己关於扩大规模的烦恼,和一些初步的规划。
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雪洁。
陈雪洁,安静地听著。
然后,用她,从那些新发的经济学书本上,学来的,还很有限的知识。
认真地,帮著赵强分析利弊。
“我觉得,咱们现在,不能盲目扩张。”
她指著赵强画的草图,轻声说道:
“咱们的优势,在於精,而不在於多。”
“如果我们一下子,把规模铺得太大,品质要是跟不上的话,反而会砸了这块,好不容易才竖起来的牌子。”
她又提出了一个,颇具建设性的意见:
“我觉得,咱们可以试试分级。”
“把最高品质的,继续走高端路线,特供给红星食堂和那些大单位。”
“然后,再开闢一个新的,品质稍次一点,但价格更亲民的大眾系列,供应给其他的饭店和市场。”
赵强听著陈雪洁的分析。
眼中异彩连连。
他没想到,这个平日里温婉如水的姑娘,在思考问题上,竟然有著如此清晰的逻辑,和独到的见解。
两人,就在那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
头挨著头,小声地,討论著。
一起,规划著名养殖场的未来。
……
赵强的养殖场,现在,在整个县城。
那都是独一份的存在。
不仅,让红星食堂的生意,火爆到天天排长队。
连带著,他们靠山屯,这个以前鸟不拉屎的穷山沟,都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村里,不仅家家户户都通了电,安上了电灯。
不少在养殖场干活,拿到了分红的村民。
家里甚至还添置了收音机,自行车这样的大件。
然而。
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
树大,也容易招风。
这份,来之不易的富裕。
很快,就引起了,一些不怀好意的傢伙的注意。
在距离靠山屯,几十里外的青石镇上。
盘踞著一帮子,地痞流氓势力,他们的头,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
因为左边脸上,有一道从眼角,一直拉到嘴角的狰狞刀疤。
所以道上的人,都管他,叫刀疤脸。
这个刀疤脸,可不是什么善茬。
据说,他早年在外地犯过事,进去啃了好几年的窝窝头。
出来之后,不仅没学好,反而变得更加心狠手辣。
他手底下,聚集了一帮,游手好閒,又敢打敢拼的亡命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