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中韩项目局,
否则这样的项目根本不会分拆份额一一那预留的两千万只是“引子”。
这点资金隨便找个投资人就能解决,毕竟大头资金已由星光灿烂搞定。
当然主要藉助下对方的这方面的审美,最主要的团队还是要自己去搭建。
只是没想到李美敬出面,这確实完全超出了当时的计划。
他指尖不断敲击著桌面,脑海中快速盘算。
此时李美敬静静打量著他的面容,心中暗嘆:中国果然地大物博,竟有如此俊朗的男儿。
周围的高管们也纷纷放下刀叉酒杯,屏息观察著一一他们本就是来凑数壮势的。
“10%的份额?按人民幣算,给cj娱乐预留的2000万可没法按实际投资比例分配。”
崔然指尖敲了敲桌沿,目光扫过合同草案上的数字。
李美敬语气依旧平淡:“但崔先生找我们cj,志在亚洲市场吧?我们能提供的资源,可不只是帐面上的投资。”
“换种投资方式!”
“嗯??”
“中国內地之外的市场,可以多给你们些份额,2000万人民幣,10%的亚洲份额。”
崔然换了一种合作方式,目前水露传媒5000万占30%的投资份额,星光灿烂一亿占据40%的投资份额。
他作为项目发起人,以项目加片酬和部分资金,占据25%的投资份额。
也就说目前只剩下5%的投资额度。
当然这些是中国內地的影视额度,並不包括海外的市场。
对於崔然的电视剧项目,当时在谈判的时候,星光灿烂並没有计较这些,在陆錚看来內地之外的电视剧市场,对於中国来说实在是太过零碎。
出海成功的的电视剧没几个,主要市场还是在內地,
李美敬一听便心领神会,笑著讚许地看向他。
没想到对方竟將海外市场份额牢牢握在手中。
“20%的亚洲份额加上5%的內地份额。如果可以,我们明天就签合同!”她开口道。
“您要的太多了。”崔然皱起眉头。
“不多,”李美敬语气篤定,“还是那句话,这是我们首次合作试水,韩国cj娱乐具备覆盖整个亚洲的剧集销售渠道。”
“这老娘们,胃口真大!”崔然心里嘀咕著。按前世经验,这项目若成功,海外市场收益丝毫不亚於內地。
虽说眼下有风险,但仍值得一搏。
20%的份额意味著庞大收益,每个百分点都可能带来上千万回报。
席间,朴部长见社长警了自己一眼,立刻心领神会,清了清嗓子:“崔先生,您对项目前景的规划確实诱人,但谁也无法保证它一定能达到预期。
我们cj娱乐担著风险入局,而您的项目虽不缺投资,可其他资本能提供的资源,恐怕远不及我们吧?”
他说著,不自觉挺了挺胸,脸上满是骄傲,“这也是您想与cj合作的关键所在。”
崔然淡淡扫了他一眼,依旧坚持:“份额还是太高了。”
一时间,双方陷入沉默,
李美敬晃了晃红酒杯,语气带了些不耐烦:“我退一步一一15%亚洲份额,5%內地份额。不同意,这合作就算了。”
崔然眼皮都没抬,依旧平静地迎上她的目光:“10%亚洲份额,加5%內地份额。”
李美敬忽然笑了:“那便定为中韩联合出品。”
崔然思索片刻,点头应允。
“乾杯!”李美敬举起酒杯。
崔然愣了愣,隨即笑著与她碰杯。
周围高管面面相一一在他们看来,这份额明明还能再爭取些。
合作谈妥后,宴席间氛围骤然轻鬆下来。
眾人重新聊起家常,作为韩流教母的李美敬,对文化產业的见解堪称世界顶尖。
她对各国產业的点评一针见血,高屋建领的视野让崔然这个带著后世记忆的人也暗自讚嘆。
“如今亚洲审美偏爱文弱美男子,”
她轻晃酒杯,语气带著行业洞察,“韩国流行文化推出的爱豆,无论男女,都精准贴合亚洲审美。练习生体系与影视文化看似被批『流水线造星”,却是我们突破本土、走向亚洲的必经之路。
你看欧美时尚文化,经韩国本土化改造后,反而成了我们席捲亚洲的武器。”
感慨间,她忽然对崔然笑道:“说起来,中国內地市场才是韩国娱乐產业的“风向舵”。”
崔然结合后世观察与她的点评,摸了摸下巴想了会道:“是因为韩国剧集和演员在刻意迎合內地观眾吗?”
“正是!”李美敬眼中闪过讚许,“这些年韩国影视圈早已摸透內地观眾的喜好,拍摄时都会把这个核心市场的审美作为首要考量。”
她看向崔然的自光多了几分欣赏,这年轻人的领悟力,倒是少见的敏锐。
崔然想到后世,限韩令之后,韩国影视剧產业与国外巨头流媒体同流合污的情景。
失去中国內地市场后,韩国影视剧元气大伤,只能將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爱豆產业倒还好,运作成本不高,以该產业为生的娱乐经纪公司过得还算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