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棚架下,几个年轻的女工眼晴都红了。
就在这时,陈光明深吸一口气,在无数道紧张、忧虑甚至带著点绝望的目光注视下,缓缓地、异常沉稳地开口,“领导,您要的文件,我们准备了。”
他转向旁边的余平,做了个手势。
余平立刻快步跑进集散中心那间临时隔出来的、墙面还露看砖缝的管理办公室。
不到十秒。
余平捧著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大步跑回。
陈光明接过那几页纸,直接走到站在最前面、冷著脸的副局长面前一步开外的地方站定,並未递给他,而是当著所有人的面,高高举起那份文件封面。
《中共中央关於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
副局长伸出的、准备接文件的手僵在半空,脸上那如同铁板的神情第一次出现了动摇和错,甚至隱隱泛起一丝惊疑不定和猝不及防。
他忽然想起了文件之中的內容。
举报內容扰乱计划经济的指控,在这份明確鼓励商品流通的中央一號文件面前,忽然就变了味道。
陈光明的目光如炬,直视著副局长,“我们光明物流集散中心所做的,正是响应中央政策號召,服务於蓬勃发展起来的乡镇製衣业商品流通。”
“我们主动报请了曹主任和马屿镇政府的联合审批立项,镇集体占股百分之二十,光明厂百分之六十,剩下的由各村代工点认购,完全遵循组织起来、集体发展的道路!”
“手续齐备,批文清晰,这叫搞活地方经济,怎么能是无序经营?怎么就成了扰乱大计?!”
在中央一號文件那无可辩驳的权威面前,在陈光明这掷地有声、有凭有据的质询面前,副局长脸色变化。
他脸色阵红阵白,嘴唇懦了几下,却没能发出任何一个反驳的词语。
“我——-我们需要把这些情况带回去,仔细研究。”了半响,副局长才挤出这么一句话。
就在此时,曹主任也赶了过来。
副局长连忙上前询问,確实得到了肯定的回覆。
“曹主任,麻烦你,把相关立项批文和备案材料准备一份,我们要核实,陈光明同志,你们——·照常经营,但务必合法依规。”
一场看似突如其来的风暴,被一张盖著中央大印的政策批文和一份清晰明確的集体股资规划消除掉了。
工商局的一行人像来时一样坐车匆匆离开,甚至连句场面话都没留下。
当吉普车的烟尘远去,在所有人胸口的那股浊气骤然喷涌而出!
棚架下响起压抑已久的巨大欢呼,不知是谁第一个喊出来的,紧接著如同山呼海啸:
“光明!光明!”
“中央一號文件说了算!”
“乾的漂亮,陈主任乾的漂亮!”
工人们、商贩们、货郎们激动地拍手,脚,脸上有扬眉吐气的振奋,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更燃烧看前所未有的自信,再一次的感受到了新时代的到来。
曹主任擦了擦额角不知何时渗出的细汗,看向陈光明的眼神复杂无比,既有如释重负的轻鬆,更有一种对身边这人无比清醒的政策敏感度和行动力的惊嘆。
他重重拍了一下陈光明的肩膀,所有言语似乎都凝聚在这一拍之中。
“干!抓紧干!
陈光明看著大家,语气轻鬆的开口。
大家连忙应是。
工商局调查的风波刚过,马屿光明服装批发中心內的喧囂便成倍暴涨起来。
货郎们摩拳擦掌,汪师兄领著他的新团队忙得脚不沾地,而陈光明的心思却早就不在衣服上了。
他站在分拣中心新落成的控制台上,俯瞰著下方初显秩序却又生机勃勃的货物洪流。
成捆的光明牌工装、衬衫被高效分抹。
但陈光明的目光,却锐利地扫过远处略显空旷的库区一角。
“汪经理,你觉得这里该填满什么?”陈光明指著那片预留区域问道。
汪师兄刚匯报完工商局无功而返后各家供销点的反馈,此刻略一沉吟,凭藉多年百货站的经验,立刻嗅到了方向,“老板,衣服是快,但老百姓过日子,需要的可不止身上穿的!鞋子、袋子、锅碗瓢盆、针头线脑——”
“这些才是家家必备、消耗量大、薄利多销的好东西,咱们交通便利,货郎队伍庞大,如果能—”
“说下去!”陈光明眼中精光一闪。
“如果能把这些日用小百货引入市场,不光货郎能一次性配齐货,减少奔波,老百姓也能在村里买到比百货商店更便宜、更丰富的玩意儿!”
“这市场才真正叫批发中心,才真正把住日用品的流通命脉!”汪师兄越说越激动,这正是他离开暮气沉沉的百货商店后梦寐以求的图景。
“好,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陈光明脸上带著笑容,“被宋经理这么一闹,咱们更要光明正大,做大做强,服装批发做起来了,是时候把光明的牌子,掛到更多老百姓用得著的东西上了。”
陈光明本身就是靠著挑货郎卖小商品起家的,之前也有很多货郎来拿小商品的货源,这也算是回到起点。
他去找了张有財。
隨著市场完全开放,张有財也不一样了。
以前他只是偷偷摸摸倒卖商品。
但是现在也可以光明正大的销售小商品了。
因此,现在张有財在镇上的发展非常好。
只要把手头有货源的消息散播出去,完全不愁没有货郎上门来拿货。
如果不是陈光明抢占了不少新机,建了衣服厂和批发市场,混的都不一定有张有財好。
毕竟张有財掌握的渠道,还是他现在所欠缺的。
“光明,你怎么来了?”张有財见到陈光明连忙笑著迎了出来,现在的陈光明可是今非昔比了。
连他都不得不感慨陈光明的成长速度。
原本的挑货郎,现在也成了大老板了。
“过来跟哥商量个事儿。”
陈光明也不藏著掖著,把想要在批发市场卖小商品的主意说了,想要拉著张有財一起干。
有了张有財的渠道,批发市场的小商品种类在短时间內肯定就能覆盖掉百货商店的商品种类。
这可以让批发市场在和百货商店接下去的爭斗中占据绝对的上风,抢占市场。
“哈哈,这事我也早就想要干了。”
张有財满脸兴奋。
陈光明的批发中心他见过,早就眼馋很久了。
他手里面的货源充足。
只要出货的速度够快,赚钱速度就能成倍涨。
虽然要被陈光明的批发市场抽一笔,但完全值得!
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现在陈光明要求他去批发市场卖东西,他求之不得,两人马上就一拍即合,把事情定了下来。
第二天。
他就来到了批发市场。
陈光明当即给他划了一块店铺,免了三年租金。
张有財也非常给力,马上就去联繫货源了。
短短时间內。
货架上就摆满了小商品。
百货商店能买到的,这里有。
百货商店买不到的,这里还有!
很快,一场无声的品类扩张战悄然打响。
除了小商品,自然少不了陈光明自己產业布局上早有伏笔的部分的塑革鞋和塑编製品。
塑编社现在主要为服装厂提供內外包装袋,產能充沛,还有很多的富余可以拿到批发市场出售。
陈光明立即下令,“小姨父,作坊要扩產了,把咱们做好的菜篮子、手提袋、大小尺寸的编织袋,都给我大量生產出来,品质做好,成本压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小商品。
虽然他找了张有財,但不可能完全靠张有財。
余平运输队的信息网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让王会计带人奔赴小商品製造兴盛的邻省几个县市,目的明確,採购一切老百姓需要的、物美价廉的针线、纽扣、毛巾、袜子、塘瓷杯、肥皂、简单的文具、低廉的玩具等等。
种类要全,价格要低到令所有货郎心动!
这波操作的底气,来自於刚刚建成的分抹中心和飞速扩充的运输能力。
陈光明的策略清晰,依託超高的物流效率和庞大、下沉能力极强的货郎网络,用海量、低价、高频次流转的民生日用小商品,彻底填满农村市场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