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脑子活络的男人,开始琢磨著帮代工点做点辅助活,比如修理一下桌椅板凳,或者和负责运输的光明运输队搭上话,打听能不能跟著一起打零工。
村干部们见到这些画面,感觉肩上担子也轻了些,老赵支书和其他几个村支书最近在乡里碰到,话题都离不开自家的代工点运行情况、工人的积极性、光明厂那边订单的稳定性。
他们由衷感激陈光明和曹主任搭起的这座桥。
曹主任更是意气风发,光明製衣厂及其带动的代工產业圈成了他新官上任后最亮眼的政绩。
而这些同样也是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
这些变化,陈光明每天都能听到不少。
林雨溪每月匯总各代工点的质量数据、完成数量和反馈问题,陈光明则负责安排运输队的调拨、样品的派发、技术员的轮训。
“代工点供应基础工序后,我们自己的生產效率提升了快两成,而且各村的成本核算下来,完全在计划內,还有不少盈余可以滚动发展。”林雨溪不断匯报著。
这次推行代工模式,他们其实才是最大的收益方。
產量跟上去了,就能开更多的供销点,最后赚到的钱自然也更多,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几天后,乡里要开表彰会。
因此,乡政府大院比往常任何一天都要热闹。
大红横幅高高悬掛在乡公所门廊下,上面的大字格外醒目:“望江乡集体经济暨產业带头人表彰大会”。
院子里停满了各村支书、村长骑来的自行车,人头赞动,人人脸上都带著不同於往日的兴奋光彩。
大家互相打著招呼,话题的核心绕来绕去,总离不开陈光明,以及各村的光明製衣代工点。
大会议室里。
长条椅早已坐满,过道也添了条凳依旧拥挤。
主席台上,乡党官员、乡长、曹主任等人正襟危坐,笑容满面。
“下面,请我县乡镇企业发展的先进代表,三家村光明製衣厂厂长陈光明同志发言!”曹主任笑著开口。
时全场瞬间爆发出一阵潮水般的热烈掌声。
陈光明穿著一身崭新的藏青色中山装。
这是林雨溪用光明製衣厂出品的最新款干部呢布料,亲手为他量身定做的,今天会有记者的採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
他接过话筒,台下热切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各位领导,各位支书、主任,乡亲们。”陈光明开口,声音透过扩音器清晰地传到会场每一个角落。
“光明製衣厂能有今天,製衣代工这盘棋能一步步走出来,是全乡上下齐心的结果,是曹主任大力协调的结果,是在座诸位村干部,领著乡亲们一点一滴干出来的结果。”
他没有客套,直接切入正题,“我手上,有我们王会计刚核算出来的最新数据。”陈光明扬了扬几张写满数字的纸页,“从开春正式启动代工模式,到今天为止,短短一个半月,全乡纳入光明製衣代工合作体系的共有八个行政村,正式掛牌运行的代工点十四个。”
每报一个数字,台下就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嘆。
“这十四个代工点,带动了稳定上工人员,累计——三百七十六人!”
“这些乡亲们每月从代工点拿到的工钱,有多有少,但平均下来,每人每月能为家里增加至少二十块钱纯收入。”
台下的议论声更大了,村民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
紧接著,陈光明话锋一转,直指问题的核心:“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机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机器,產量和效率就上不去。这一点,我和曹主任一直当成头等大事在办。”
他看向台下的曹主任。
曹主任立刻接过话头,对著话筒说:“光明同志说得对,我们乡政府没日没夜地在县里跑,磨破了嘴皮子,供销、工业那些老仓库都快被我们翻烂了。”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县里已经特批,从计划物资里给咱们望江乡挤出了三十台友谊牌半新缝纫机!”
“虽说不是全新的上海牌,但我们技术员调试好了,同样好使,这两天就到,优先分配给任务量大、表现好的代工点。”
“好!”
“太好了!”
台下响起一片欢呼。
三十台,数量不算巨大,但这来自县里的明確支持信號,像一剂强心针,极大地振奋了人心。
表彰会结束,陈光明鬆口气。
代工模式的推行算是成功了,现在產能上去了,他也要继续完善销售端的出货,建起供销网络八四年,这可是一个希望之年。
他在等待一个消息。
时间转眼又过去了半个月。
乡政府那部老式电话机骤然响起的急促铃声。
曹主任连忙接起的电话,听筒紧贴著耳朵。
这是上头的电话。
“好,太好了,明白,请领导放心,我们乡里一定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落实!”曹主任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
他重重选下听筒,胸膛剧烈起伏,猛地一转身,脸上因激动而涨得通红。
“来了,上头的文件下来了!”
“立刻通知所有村支书、代工点负责人,一个不能少,马上到乡里!”他连忙让手下人去喊人。
没多久。
乡里的大喇叭便响起来。
“全体注意!全体注意!各行政村党支部、光明製衣代工点负责人!听到广播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紧急到乡政府大会议室集合!重复,紧急集合!”
没多久,大会议室很快挤得水泄不通。
压抑的低语声匯成一片喻鸣,每个人都在暗暗揣测上头喊自己过来是要做什么。
陈光明也在等。
他心里有些期待,但又无法完全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