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 > 第250章 新年新气象(6000字 )

第250章 新年新气象(6000字 )

林雨溪变得更加忙碌。

陈家的小院成了临时的分拣中心和中转站。

除了帐面上的分红,实物年礼的发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光明牌的新款袄、从不同供销点调回的特色鱼肉製品、印著光明合作社字样的结实塑编袋。

以及特意採购的一些烟茶酒,被林雨溪指挥著,按照各家不同的贡献和路途远近,搭配组合,一份份码放好。

“老板娘,您太客气了,给我们这么多!”

一位刚领到丰厚年货的中年女工,看著筐里满满当当的东西,眼睛湿润。

她那沉甸甸的袄,是为她远嫁的女儿准备的。

那几包鱼乾,能让过年添几个好菜,崭新的塑编袋,走亲戚倍有面子。

“该得的,大姐,这一年,你手上可没少做衣服。”

林雨溪温柔地笑著,替她整了整装袋的口,“回家好好歇几天,陪陪孩子,年后再来。”

“哎!哎!一定来!”

女工连连点头,千恩万谢地走了。

陈光明望著那些离去的、满载年货的背影。

他想到那些还在山坳里、在邻乡、甚至仙降那边投奔来的工人,又对林雨溪说:“给三泉叔那边,再多备一份。“

“还有大姨父山坳老家带下来的人,年礼也都厚两成,人家背井离乡跟著咱们干,不能亏待。”

“嗯,都记著呢。”林雨溪应道。

除了本村的,还有分量更重的年礼被精心打包,陈光明要亲自去送。

梅龙溪那边的洪师傅、蔡师伯、乡里的曹主任、镇上的汪师兄、张有財,还有菜头哥家里等。

那些关係户及核心客户也都要维持。

每一份送出的年礼,都不仅是人情往来。

转眼间到了年三十。

陈家新修的堂屋格外宽敞明亮,打扫得一尘不染。

早早贴上了大红的福字和春联。

陈光明和大哥亲自掌勺,准备晚上的年夜饭。

灶房里蒸汽繚绕,燉肉的香气、炸鱼的焦香、蒸米粿的甜糯香交织在一起,浓郁得化不开。

林雨溪、陈母和陈大嫂在堂屋张罗著摆放碗筷、果盘。

瓜子、生、桂圆、红枣、印著红点的米糕,將几个大盘子装得满满当当。

穿著簇新红袄、虎头鞋的小团团和大哥家的孩子兴奋地跑来跑去。

一会儿摸摸桌上的果,一会儿又好奇地去看爷爷炒菜,小脸蛋红扑扑的,像是年画里蹦出来的福娃娃。

堂屋里逐渐热闹起来。

电视机早早打开,虽然信號有些不稳,绿绿的画面和热闹的声响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村里渐渐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陈父將最后一道红烧大鲤鱼端上桌,热气腾腾,预示著年年有余。

一家人正式落座。

虽然现在家里都是陈光明说了算,但陈父还是大家长。

“来来来,除旧迎新!”

一家人吃著,聊著,温馨的氛围驱散了屋外冬夜的寒意。

又是新的一年。

休息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年关喜庆的气息尚未散尽,光明製衣厂前却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轰鸣的柴油机声率先撕破了假日的寧静,这是陈光明的运输队要出车了。

余平两兄弟穿著崭新的工装袄,正带著几个年轻小伙,手脚麻利地往两台拖拉机的掛斗上装货。

成捆用崭新塑编袋綑扎好的光明牌新款春装、以及少量年前积压的高档袄,整整齐齐地码放著。

货物不算满,但这是新年的第一次外运。

陈光明裹著一件半旧的军大衣,站在车旁。

他手里拿著一张折起来的纸条,上面是商量后定下的第一趟路线和供货点顺序。

仙降镇百货点急需补货,尤其是那几款在灯会上展示过的春装。

其次是高楼镇供销点,林晓前天让人传信,说年后的集市人山人海,货架子都空了一小半。

最后才是绕道瑞安县城,给耗子那边送些最新的样品。

“放心,老板!”余平接过纸条,用力拍了拍胸口,“路都跑熟了,闭著眼睛也开得到!”

陈光明听了又提醒了一遍。

原本运输队都是陈父管著的。

但陈父年龄毕竟大了,运输队却跑的越来越远。

陈光明就打算让余平来负责运输队的业务,为以后跑长途做准备。

余平已经跳上了驾驶座,检查著油表和水箱:“光明哥,你就放心好了。

陈光明点点头,目光扫过几张年轻而充满干劲的脸。

这些都是跟著他跑了大半年的老队员了,从最初的生涩到如今的沉稳可靠,他都看在眼里。

“路上,安全第,到了地,卸了货就抓紧回,別耽搁太久。”

“明白!”小伙子们异口同声。

隨著柴油机的怒吼陡然拔高,拖拉机掛一档,突突突地驶出厂区大门。

送走运输队,陈光明转身回到製衣厂。

车间里已然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噠噠噠噠噠—

比年前更为密集、更为急切的缝纫机声匯聚成一片。

巨大的窗户透进明亮的光线,照在女工们专注而灵巧的双手上。

指尖翻飞,布匹流转,一件件样式新颖、质量过硬的春装渐渐成形。

经过大年初一短暂的休整,这些以附近村镇大姑娘、小媳妇为主的工人,几乎全都准时回来了。

“光明老板早!”

“老板新年好!”

看到他进来,工人们纷纷热情地打招呼,脸上洋溢著喜悦和期盼。

“大家新年好!辛苦了!”

陈光明笑著回应,目光扫过一排排机器和忙碌的身影。

车间主任刘婶子快步走过来,匯报著情况:“光明,九成的人都回来了,没来的那几个也託了人带话,最多初十就到岗。”

“昨天我和林会计带人把机器都检查保养了一遍,今早一开张,手都热起来了。”

陈光明笑著点头,说了一句辛苦了。

车间另一头,林雨溪正在和两位女会计核对原材料库存单。

她穿著一件样式简洁的暗红色袄,显得乾净利落。

年前堆积如山的布料小山被整齐分割,旁边空地上堆著几匹刚从瑞安布行调来的新款轻薄料子。

“雨溪。”陈光明走过去,“材料够这几天用吗?”

林雨溪放下帐本,“放心吧,年前的那批大单,初八左右就能到一批。“

“我和娘算过了,眼下库里的,连同刚拉来的这些,用到初十没问题,帐上那笔布料採购款预留的还够。“

“好。”陈光明点头。

將这些交给媳妇,他放心的很。

他走向缝纫区,检查了一下新安装几天的吊掛系统。

这是年前让人做出来的,能稍微节省一点衣服部件在不同工位流转的时间。

一个年轻姑娘正小心翼翼將缝好的衣袖掛上去,看到陈光明,有些紧张。

“別急,慢慢来,”陈光明语气温和,“这套傢伙刚用,多熟悉熟悉,习惯就好了,熟能生巧。”

他又看了看角落里新增的两排缝纫机。

那是从隔壁乡沈立辉那边协调过来的熟手。

此刻,这些新招入或临时转来的工人正由老师傅带著,专攻简单的工序。

这段时间,他又陆陆续续的购买了一些新旧不一的缝纫机,慢慢將空著的厂房填起来。

这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

现在已经不止是三家村周围村子,甚至连镇上都有人过来应聘。

新旧融合,產量肉眼可见地提升。

接下来的日子,陈家的小院成了最忙碌的枢纽。

初八、初九,是各供销点掌柜和骨干核心返回的日子。

挑货郎们也都开始陆续出发了。

现在各个地方都有人负责,陈光明就没有出去,在家里忙著事儿。

他的任务也不少。

主要就是要进行產能的扩充。

乡里面还专门让他去旁听会议,这也关係到乡里下一步发展。

现在乡里就数陈光明的產业做的最好,乡里也打算从陈光明这里入手,进行乡里的建设。

就像是年前说好的划块地卖给他建塑编厂。

还有之前就说好的,联合经营和代工模式,也要推广开来。

对於陈光明来说,乡里的支持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能把现有的產业做大做强。

>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华娱:角色创造系统 中年失业后,我能预知他人财运 借道成仙 都重生了我就不能当影帝吗 两界:我有一个古武世界 玄幻:吞噬尸体就变强 妖尾:我的魔法是武藤游戏卡组 冷战两年,要离婚时他追红了眼 叛出家族后,转身夺舍魔族女帝私生子 春日引擎:狂飙在赛车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