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买地建厂
陈村长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噢?啥大事?你只管说,村里现在全力支持你!”
其他干部也安静下来,看著陈光明。
陈光明就笑著道:“叔,各位叔伯,眼下生產大队改成村委会了,最大的变化就是村里的自治权大了。”
“特別是涉及土地方面,以前生產队管得死,用地申请复杂得很,现在村委会成立了,按照新精神,咱们村在用地安排上能更灵活,更能从村集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了,我感觉这是个机会!”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著村干部们的神色,看到他们都听得认真,才继续道:“咱们现在的製衣作坊,您是知道的,就在我家老宅那院子里凑合。”
“加上几间偏房挤得满满当当,现在缝纫机都快塞不下了,干活的人走路都打挤,前阵子我勉强又加了三台,再想往里放一台都难!”
“產量看著是上去了,但地方太憋屈,工人们也辛苦,效率其实还受影响,横竖都是自己村里人·——.”
陈村长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眼神亮了起来:“你是说—
“对,叔!”
陈光明认真的点点头,“我的想法就是,趁著现在政策好,村里能不能批一块地。”
“不用在核心耕地区,哪怕是靠近路边或村边荒一点的坡地、閒置地都行,专门用来建新的製衣作坊,或者叫它小厂也行,给它规规整整地盖起来!”
他著指头给大家算帐:“您看啊,地方大,咱就能建专门的厂房,一排一排的缝纫机放得开敬亮,工人不用挤在一起汗流瀆背。”
“还能开闢专门的裁剪、熨烫、质检、仓储的区域,流程规范了,效率绝对能翻番,布料、辅料也有地方堆,不用跟成品衣服挤在一起。”
“我琢磨著,至少得比现在大两倍以上才够起步!”
陈光明继续给大家画大饼,“这样一来,產能一下就能上去一大截,现在供销网络铺开了,咱们的货根本不愁卖!”
“有了地方,產能上去,供销点就能开更多,赚得更多,村里的分红自然就更多,这钱是能生出更多钱的!”
陈村长和干部们听闻果然意动。
这个月的分红可就比上个月多了一倍。
陈光明看著几位听得若有所思的村干部,露出笑意,“而且,叔,新作坊一旦盖起来,村里不仅能拿掛靠的分红,还能靠著卖地再大赚一笔。”
村干部们忍不住对视一眼。
陈村长当即拍板:“光明说到了点子上!”
“老王,去把咱村的閒地册子拿来,咱们今天就给光明把这事定下来!”
保管员老王急忙从柜子里翻出一本泛黄的册子,上面记录著三家村所有的閒置土地。
陈光明见此也鬆了口气,看来是成了。
只要村委会这边牵头,村民们肯定不会不同意。
隨后,他和村干部们围坐在一起,对照册子逐一分析,陈村长指著其中两块地:“村东头那片荒坡地离大路近,拉货方便,河边那块平地规整,就是离作坊远些。你看中哪块?”
陈光明果断指向地图:“就东头的荒坡地,这里交通便利,往后送货,布料进厂也快。”
他又补充道:“这片地边上有条小河沟,万一失火能就近取水,安全!”
“好眼光!”陈村长讚许道,“不过这块地涉及两户人家的自留地边角村干部们也面有难色。
“叔,这事我来办!”陈光明早有准备,“我按上等水田的价补钱,再承诺优先招他们家劳力进新厂,您出面帮我说道说道,准成!”
现在在村里做事,人情与实利缺一不可。
“行,那就这么办。”陈村长点头。
接下来的三天。
陈光明忙得脚不沾地。
白天他亲自带著余三哥丈量土地,规划厂房布局。
傍晚拎著菸酒茶,由陈村长陪同拜访那两户村民,眼见陈光明给出的补偿远超预期,直接应下了。
接下去就是村民大会。
陈村长將卖地方案和千余元分红帐目一起公示。
当村民听到卖地钱归入集体帐户,明年按户分红利时,全场都欢呼起来,没有什么比分钱更实际的了。
天色擦黑时,三家村晒穀场掛起了两盏汽灯,雪亮的光圈下,黑压压坐满了村民。
今天作坊难得晚上没有开工,村民们都能歇一歇。
“乡亲们。”陈村长清清嗓子,先开了口,“今儿请大家来,就为两桩大好事。”
“头一桩,咱村製衣作坊的分红下来了。“
他哗啦抖开帐本,笑著道:“一千三百五十块!”
“嘶——
“轰天,这么多?”
场下瞬间炸开了锅,忍不住议论纷纷。
王寡妇著衣角的手直哆嗦,喃喃道:“上个月才六百—.翻著筋斗涨啊—“
她家三个半大孩子在作坊领计件活,这钱够全家吃一年细粮了,眼看著日子越来越好,现在还有钱分。
虽然嫁到三家村来,男人走得早,她一个人把三个孩子拉扯大,但她现在確实非常庆幸能嫁到这里来。
就连她娘家人都羡慕,都让她看看有没有机会,给家里人也都介绍介绍,让她这个外嫁寡妇风光了一把。
等议论声稍歌,陈光明也上了台。
“这钱,是全村婶子大娘一针一线踩缝纫机踩出来的,大家都是能赚到这么多钱的功臣。”
“但大伙也看见了,作坊巴掌大的地方,缝纫机挤得人转不开身,布料堆得绊脚,条件確实太差了点。”
他顿了顿,说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所以,咱得给村东头那片荒坡,我想买下来,盖座正经製衣厂,让大家都能有一个舒服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