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匯报,罗工沉吟片刻:“这样吧,我从三车间调两个六级钳工过去,专门负责加工那些相对简单的零件。姜师傅集中精力攻克核心部件。”
“多谢罗工支持。”
“你能搞出成绩,我脸上也有光啊。”罗工感慨的笑道。
第二天一早,王建业召集全体组员开会。
除了陈玉玲、姜师傅,还有张炳清和和负责电气系统的技术员李卫东。
王建业站在黑板前,“我们的项目已经到了关键阶段。昨天罗工批准调两名钳工支援我们,但整体进度仍然紧张。我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李技术员推了推眼镜:“王组长,我负责的液压系统设计已经完成,可以腾出手来帮其他部分。”
张炳清举手道:“电气控制系统还需要三天调试,完成后我也可以支援其他工作。”
陈玉玲翻开笔记本:“测试环节我可以优化流程,节省时间。”
看著团队成员主动请缨,王建业感到无比欣慰。
他转向一直沉默的姜师傅:“姜师傅,您有什么要说的?”
老工人抬起头:“王组长,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手艺还在。那两个年轻人来了,我会好好带他们,保证零件质量。”
会议结束后,王建业留在办公室继续完善图纸。
“咚咚咚”一一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请进。”
门开了,是李技术员,手里拿著一个饭盒:“王组长,我看您又没去食堂,给您带了点饭菜。”
王建业这才意识到已经过了午饭时间,肚子適时地咕咕叫起来。
他感激地接过饭盒:“谢谢,李技术员。你吃过了吗?”
“吃过了。”李技术员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王组长,我有个想法想跟您商量。”
“你说。”
“我在想,我们的控制系统可以增加一个自动保护装置。”李技术员眼睛发亮,“昨天我看了毛熊的技术资料,他们最新型號的採油机都有这个功能。”
王建业放下筷子,认真思考这个提议:“会增加多少工作量?”
“最多两天!”张炳清急切地说,“但安全性会大大提高。”
王建业权衡利弊,最终点头:“好,你抓紧时间设计,但必须在三天內完成,不能影响整体进度。”
“保证完成任务!”李技术员兴奋地站起来,差点碰翻椅子。
看著年轻人离去的背影,王建业不禁微笑。
这种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正是技术发展最需要的动力。
接下来,两名支援的钳工很快上手,在姜师傅的指导下,零件加工速度明显提升。
陈玉玲重新设计了测试流程,將原本需要三天的测试压缩到两天完成。
李技术员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协助王建业完善了机械结构设计。
周五晚上,王建业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
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他的脚步声迴荡。
突然,他听到车间方向传来机器运转的声音。
这么晚了,谁还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