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风波,对於姜晨来说,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点微不足道的插曲。
第二天清晨,姜晨家里的厨房飘出浓郁的肉香。
娄晓娥正把一盘刚煎好的鸡蛋和培根端上桌,旁边还放著温热的牛奶和烤得金黄的吐司。
中院隱约传来傻柱摔酒瓶的怒吼和何雨水撕心裂肺的哭声,但这一切嘈杂都被后院的寧静隔绝。
“又吵起来了。”
娄晓娥给姜晨的杯子里添满牛奶,眉宇间带著一丝无奈。
“有些人,不把自己作死是不会回头的。”
姜晨头也不抬地切著盘里的食物,语气平淡。
“我们管不了,也別去管。”
“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吃过早饭,司机小王已经开著吉普车在门口等候。
姜晨吻別了妻子,准时赶到了红星轧钢厂。
刚到工厂,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今天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厂里的干部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议论著什么,脸上都带著几分揣测和紧张。
上午九点,红星轧钢厂召开了一次全体干部大会。
会上,上级领导宣布了一项重大人事变动。
原厂长杨卫国,因为在推动节能炉和洗衣机项目上成绩斐然,被上级看重。
他將高升调往沪市一家更重要的重点机械厂担任一把手。
而接替他的,是一位名叫高卫东的新厂长。
高卫东四十岁出头,身材高大,面容坚毅,一身笔挺的蓝色工装也掩盖不住他身上那股军人般的气质。
他一上台,只是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圈,整个会场的嘈杂声便瞬间消失。
一看就是个雷厉风行、作风强硬的实干派。
介绍说,他之前在北方一家大型军工厂担任副厂长,抓生產、搞技术都是一把好手。
这次调到红星轧钢厂,也是被委以重任。
在上任之前,高卫东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对红星轧钢厂,尤其是对姜晨,做了一番极其详细的了解。
他的脑海里,此刻还迴响著总装备部赵兴邦部长的亲自叮嘱。
“卫东同志,我只跟你说三点。”
“第一,红星轧钢厂有一个人,你不能当他是下属,要当他是祖宗供起来,他叫姜建国。”
“第二,他要什么,你就给什么,人、財、物,厂里给不了的,直接打电话给我,我从部里调!”
“第三,你的首要任务,不是抓生產,不是搞管理,是服务好姜建国同志,让他满意,让他舒心!”
“只要他能尽情施展才华,別说一个红星轧钢厂,就是十个,也比不上他一个人的价值!”
赵部长的话,言犹在耳,每一个字都重如千钧。
所以,高卫东上任后,刚开完会,还没搞视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亲自把姜晨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姜总工,快请坐!”
高卫东亲自拎著暖水瓶,给姜晨泡了一杯浓茶,姿態放得极低,脸上带著发自內心的尊敬。
“高厂长,您太客气了。”
姜晨微笑著点了点头,从容地接过了茶杯。
“不客气,不客气。”
高卫东摆了摆手,在姜晨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
“姜总工,我这人说话直来直去。”
“我来之前,老领导就特意叮嘱过我,说红星轧钢厂能有今天,能成为全国的明星企业,全靠你姜总工。”
他顿了顿,语气无比诚恳地继续说道。
“以后厂里的技术工作,包括生產安排,你说了算!”
“我高卫东,绝不瞎指挥,只给你做好后勤保障!”
这番话,说得极其诚恳。
高卫东很清楚,在姜晨这样的技术大神面前,自己那点管理经验根本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