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农村大集市按照农历周期开放,得到官方认可。
这会儿卫素娥背著背篓,喜气洋洋地坐在牛车上,开始跟人掰算起来。
“城里供应鸡蛋五毛钱一斤,集市上八分一个鸡蛋,差不多八毛一斤。今天我捡便宜,用六毛一斤买了一斤,省了两毛……”
“两毛钱刚好可以换二两水饺,或者猪肉七毛六……”
旁边的人听了一串儿碎碎念,只觉得脑门阵阵的疼,忍不住开口:
“立民家的,你当年读扫盲班,合著就算术学得最好啊?”
卫素娥听到这话,丝毫没觉得这话有嘲讽的意思,反而特骄傲地抬起头:
“那可不?钱这玩意,越攒越多,要不然咱老陈家,能怎么攒起这三间大瓦房?”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旁边的妇女想要翻白眼,结果就在这时候,远远的一道声音就传来:
“立民家的,你二大爷家有个海外的有钱亲戚,回来了——”
卫素娥眉头一皱,颇有些警惕。
下一秒,声音再度响起:
“那有钱亲戚,带了老多东西呢。麦乳精、奶粉、布料……好东西都要堆得放不下了。”
嚯?
这话是真的?
牛车上的眾人,纷纷撇过头去,看向卫素娥所在的方向。
结果一扭头,却发现原来那位置上,哪还有卫素娥的身影。
再定睛一看,卫素娥迈开脚丫子,就往屯子里跑去,火急火燎的,就像是有狗在屁股后面追著咬一样。
车上的人,委实捏了把汗:
“立民家的!蛋!蛋!跑那么快,可別把蛋给顛破了!”
……
此时。
老陈家。
乍一眼看去,村支书、妇女主任和各种村干部,都排排坐在青砖大瓦房里面,儼然有一种三堂会审的架势。
除此之外,屋子里挤得满满当当,几乎都是人。
陈振东如今可是华侨,在屯子里的人看来,那就是有大学问,见过大世面的。
这不,屁股还没坐热,那村支书就搓搓手,忍不住问起了国外的一些事情。
“华尔街?叔,原来你也知道华尔街啊。”
“华尔街那地方,证券交易所都是24小时连轴运转,就连里面的咖啡厅,都掛著时间就是金钱的標语。”
“……”
“这次回到东三省,除了找我本家的亲人,同时也想著回来做点贡献。咱们的大领导都说了,海外关係是个好东西。祖国如今改革开放,我想藉此提供技术、资金和理念……”
陈振东一开口,又是什么华尔街,又是什么咖啡厅,同时还能拽两句大领导的发言,直接就把大部分的马坡屯的村民,唬的一愣一愣的。
妈呀。
不愧是大洋彼岸的华侨。
这说话……就是不一样哈。
也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院子里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著,嘹亮的嗓门陡然炸响:
“我老弟回来了?妈呀,我说今天早上,怎么喜鹊枝头叫,原来是贵客上门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