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林,夹岸数百步…]
[但又可曾知晓,渔人进入的桃源当真是世外桃源?桃源中的村民可当真是人?幽深桃林中,埋的是森然白骨,藏的是陵寢碑转,墓葬群坟…]
瞧著这一排篆字,许砚有些发愣。
我九年义务制教育,白学了?
桃源记,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
不过再一回想之前从苏苏口中得知的玄奘西行之事,许砚索性也就接受了这古怪的设定。
连西游都与前世所学的不一样,这桃源记有所不同,好似也並非不可能?
既然就在昆州附近,便去,看看?
心下做了决定,许砚记住那黑光所在的方位,而后从入定状態里醒转。
夜风习习,槐叶颯颯。
“小道长方才?”槐先生低沉的嗓音打树根里传出:
“可是在修行?”
“確是,家师留下的经卷方才倒是有了些反应。”许砚回答。
“都已如此,小道长还说您非是那命定之人?”
许砚摆摆手,不愿与槐先生继续在这上面纠缠:“是否是命定之人,小道是不知的。”
“但小道之心却是从未变过。”
“天下之乱,小道看在眼里,却也无心去做什么攘乱镇厄之事,无非是见到了,惹得小道糟心了,便隨手施为,唯此而已。”
“如此便够了。”
槐先生语调中带著笑意。
“对了,不知先生可曾听闻过昆州城以北,好似有处桃源?”
许砚看这槐先生见多识广,思索片刻开口,想打问打问与桃源有关的事情。
他是打算去看看的。
毕竟那桃源就在昆州城周边,去上一趟也不费什么事。
“桃源?”
槐先生顿了顿:
“小道长所说,可是传闻中那片不可见,不可寻的桃源?”
不可见不可寻?
“此为何意?”
“嗯…”
槐先生的腔调总是带著沉重,颇有些歷史沉淀的味道,每每去听都好似在听一段曾被掩埋在尘埃中的故事。
许砚私以为,若是这位槐先生开个茶馆,做个说书先生,兴许还能干成一番大事哩!
“咱这昆州城以北,的確有处桃源。”
“前朝之时曾有渔人偶进其中,出来之后便常说与人听,吹嘘那桃源当中居民是何等生活幸福,吹嘘那世外桃源是何等美丽繽纷…”
“自然而然就引得不少人心嚮往之。”
“可这些个人处处寻觅,甚至几乎將咱昆州城周遭翻了个遍儿,绝大多数也都未曾找到那桃源…”
“当然,听闻也曾有不少人找到过桃源,並进去游歷了一番,出来后与渔人一併宣扬这桃源究竟有多繽纷自由。”
“这桃源的传闻越传越远,然则很快,就出现了不对劲儿。”
“一开始那渔人在某日不小心坠井而死,其家人將其尸体从水井打捞上来,想为之更换寿衣时,却发现这渔人打小便有的胎记竟不见了…”
“之后隨著这事越传越广,其余曾进入过桃源之人,也都被发现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不光是身体上,更多的,则是性格与做事方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
“原本沉默寡言之人突然变得热情好客,原本饱读诗书之人突然大字不识一个…”
“后来啊,就有人传言了,说是进了桃源之人,都被內里的人给替换了!”
“进桃源的是一个人,出来的,却是另外一个人,只是长著完全一样的两张麵皮而已。”
“就此这桃源便成了恐怖诡譎之地,不可寻,不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