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我家娉儿的福气还在后头。可有些人啊,眼皮子浅得只看到眼前那一亩三分地。以后啊,都別沾我家娉儿的光,他日落魄了也別来我们大房门前哭诉……”
“……”
二夫人確实有些后悔。
毕竟二房出了两个读书人,日后一旦高中,还得仰仗大侄女帮忙,给他们谋个油水多又清閒的一官二职呢!
可分家一闹,她和大夫人之间为数不多的妯娌情分磨灭得差不多了,让她现在再去捧大夫人的臭脚,她可不乐意。
於是,把精力从刚找回来的亲生女儿身上收回来大半,重新放在两个嫡子身上,隔三岔五给他们燉补品,劝他们好好读书:
“琪儿,环儿,你们一定要爭气呀!我们二房的將来全靠你们了!”
这一上心,又给俩儿子补过头了。
这对兄弟俩本就不是读书的料。
谢琪稍微好些,天赋不够努力凑,谢环天赋不够、努力更不够。
別看他成天窝在书房,真正在读书上的时间也不知有没有一个时辰,其他时间不是翘著二郎腿看淫|书、吹小曲儿,就是搂著书房伺候的丫鬟在榻上胡闹。
补过头就更没心思读书了,成天缠著通房想那档子事。
但这一切,二夫人浑然不知。
她还在做两个儿子、总有一个及第的美梦呢!
至於三房,听到大夫人话里话外的嘲讽之意,委实无所谓。
分家以后,谢三爷把西北角门扩成了三房的府门。
原本的西跨院门洞改成了后门。
除了去给老太君请安,其余时候基本不从这道门出入。
这么一改造,三房一家耳根清静多了。
谢璟依旧早出晚归督造海船、学修船技术。
谢璟媳妇跟著婆婆学管家。
自从分了家,谢三夫人一扫往日的懒怠,虽不能跟事无巨细操心一府家事的大夫人、二夫人比,但和从前比勤快太多了。
可见当家做主確实能提高主人翁的能动性。
谢瑜、谢珏白天得去上学。
谢姎不用上学,跟著娘亲、嫂子学管家也还不到年纪。
她能干嘛呢?
——被谢三爷带去茶楼听说书了。
自从发现淘来的那些文玩古董十件里八件假货,谢三爷再也不去文人聚集的诗会、画展扎堆凑热闹了,那地方伤透了他的心。
还不如带闺女去茶楼看戏、听说书呢。
茶客们问起,他一介绍这是他小闺女,就有不少人上前跟他套近乎。
有人送来一壶上好碧螺春,有人送来几碟子闺女爱吃的乾果、点心,有人送来五岁小姑娘或许会喜欢的零嘴、玩具……
儘管不值几个钱,但却是他以前不曾体会过的快乐——比从前討好那些心高气傲的文人学子愉快得多多了。
此后天天被谢三爷以各种藉口殷勤带去茶楼看戏、听说书的谢姎:“……”
算了,看在她挺喜欢古人的这种休閒娱乐方式,且满足一把便宜爹的虚荣心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