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血色旧事
腊月廿五,叩剑关外吴军遗骸尽数装殓,暂厝于城外道观,只待日后随使团北归吴国。
翌日,丁岁安等人启程返回云州。
来时,走了三天的路程,回去时却多耗了一天。
腊月廿七这天下午,刚到申时、距云州只余二十里.赶的快一些,完全能在日落前入城。
然而,一路沉默的伊奕懿,忽然以连日赶路、人马俱疲为由,提出要早些扎营休息。
丁岁安虽意外,却也猜到了原因这大概是近期她在宫外能待的最后一晚了。
夜里戌时,山野寂静,寒星点点。
伊奕懿和丁岁安一起登上营地旁的小岭.寒凛山风拂过,青丝飘舞,衣袂翻飞。
二十里外,庞大的云州城在浓稠夜色中化作一团朦胧温暖的橘色光斑,似乎带着某种无法抗拒的引力。
“明日,就要回城了。”
伊奕懿开口,声音不悲不喜,平稳的没有一丝波澜,简单阐述了一个事实。
“嗯。”
丁岁安与她并肩,眺望云州。
伊奕懿极轻地深吸了一口气,“安安郎,每日过的开心么?”
这是第一回听她用了这般亲昵的称呼,丁岁安出神片刻,笑着回道:“人哪会每日开心?但这几日与阿嘟一起在大胜县,过的蛮开心。”
伊奕懿望向远处的神情没甚变化,声音却低了一度,“我也是”
两人沉默少许,忽听她又道:“安郎,不若我们别回去了吧?”
“不回去?去哪儿?”
“你别回吴国,我也不回大昭了!”伊奕懿的语速极快,好像是担心下一秒自己就会没了勇气说出口一般,“我们去山里,辟出一块田来,盖两间草屋。我做得来女红,平日你打猎耕田,我纺纱烧饭。大昭、吴国,我们都不管了,行不行?”
“.”
就是私奔呗?
我家还有老丁,还有王妃姐姐呢。
丁岁安仅仅两息的沉默,伊奕懿已侧头看了过来,星光下朝他嫣然一笑,若冰雪消融、春回大地,“我与你说笑呢.看把你吓得。”
轻飘飘的声音,散在了风里。
第二天,腊月廿八。
一早出发,仅用了不到两个时辰,便进入了云州城。
巳时末,车队抵达皇城外。
再往里,丁岁安他们就进不去了。
“郡主,前方便是朱雀门了,恭送郡主回宫。”
“嗯~”
车厢内,伊奕懿淡淡应了一声,便轻唤车夫道:“回宫吧。”
两人未作郑重道别,马车已粼粼向前。
丁岁安回到住处,四国馆暂住处好一派忙碌景象。
软儿和朝颜头上包了布巾,正在进行大扫除。
留守的胡将就,正在往院门上挂桃符、贴门神。
院内,阿翁更是亲手垒起简易锅灶,上面架着数层大笼屉,水汽氤氲、烟雾缭绕。
丁岁安进来时,笼屉内的各色面食刚好出锅。
有馒头,有裹了馅的豆沙包、点缀了红枣的鱼形馍馍、寿桃馍馍。
丁岁安随手拿了一个热腾腾的馒头,一口咬下,满口麦香,“阿翁,此处又不是家,至于搞这么隆重么?”
年关将至,挂桃符、贴门神、大清扫,都是过年习俗。
但是四国馆终归是驿馆,又不是他们的家
“你小子懂个屁,过年就要有年味,不管在哪儿!嘶~沸~沸!”
老头将笼屉中的馒头一个个拾进箩筐里。
明明拥有着高深莫测的境界,偏偏要学普通人怕烫的模样,每拿一个馒头,嘴里嘶嘶哦哦,还要以两指捏耳垂降温。
“阿翁,你以前也是吴人么?”
丁岁安好奇道。
昭人过年打年糕、做糍粑,江北吴人才有蒸馒头的习惯。
老头却没答,却皱眉反问道:“上回你去御书房,没看《宁史》么?”
“看了啊,但”
诶?
不对,他怎么知道咱偷偷去过御书房那岂不是也知道他和伊奕懿龙榻之战?
丁岁安看向老头的眼神变得惊悚起来。
老头却像是一眼看穿了他的心事,直接道:“你以为皇城是想进就进,想走就走的窑子啊?昭宁那丫头叫唤的那般高亢,你以为仅凭你那破铃铛就能遮得住?若非老子帮你们盯梢,你们这对狗男女早被御内侍卫捉奸在床了!”
“.”
这.怪羞耻咧。
“你不会只顾和昭宁快活,没看书吧?”
老头看向丁岁安的眼神不悦起来,转身掰了根竹条,拿在手里。
“看了!”
丁岁安忙给出了肯定答案,随后才道:“但只看到宁帝建国,后边的内容被人撕掉了!”
“撕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