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洱龙兴,九叶重光之始。
佛国凤举,三乘正法之昌。
朕以菲材,夙夜兢惕……
朕执圭以告太庙,燃香而祷神明:
一守妙香佛土;
二固六诏金瓯;
三续段氏血脉;
凡此三誓,神明共鉴!”
高升泰端来皇帝冠冕,段正淳正要戴在头上,远处传来一声大喝。
“且慢,你不配!”
话音未落,段正淳戴好冠冕!
谁特么和你玩“且慢”套路?
你说“且慢”就“且慢”?
段正淳不是傻瓜,明知有人在登基大典上搞事,怎么会无动于衷?
戴上冠冕,礼成!
段正淳是文武群臣承认的皇帝。
就算对方把大理开国皇帝、列祖列宗全都请出来,段正淳也无所畏惧,全都发配天龙寺,让他们做和尚。
天龙寺当真是伟大创举。
不仅为皇室提供武力保护,还极大减少皇室内耗,不会搞得血流成河,成功了做皇帝,失败了做和尚,做和尚的多活几年,就能看到当初的胜利者坐够了龙椅,和他一起在佛堂诵经。
无论有多少雄心壮志,在天龙寺诵经二三十年,也能消磨殆尽,到了六七十岁的时候,谁还想篡权夺位?
段正淳大喝道:“今日是朕登基为帝的日子,何人在此大声喧哗?”
“段正淳,你这乱臣贼子,不配做大理皇帝,我家大人才是正统!”
周围观礼的百姓跃出数十人,簇拥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此人风度翩翩温文尔雅,是个中年老帅哥。
中年人冷笑:“段正淳,当初你们篡夺皇帝,现在应该还给朕了!”
“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段延庆!”
中年人冷冷的看着段正淳:“你们这些阴险歹毒的小人,找了个什么西夏四大恶人,让他冒充朕的名号!
大理段氏世代修佛,正气凛然,怎么会有四大恶人那种五根不全、作恶多端的败类?你们篡权夺位在先,侮辱朕的名声在后,今日朕饶你不得!
段正淳!
今日是段家家事。
你可敢与朕比斗一阳指?
让你看看,谁才是正统!”
中年人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似乎他真的是“段延庆”。
段正淳冷笑:“当初逆贼叛乱,延庆太子在战乱中走失,这些年来,不知多少人冒充延庆太子招摇撞骗!
你这逆贼是最愚蠢的!
招摇撞骗前,怎么不问清身份?
‘延庆’是封号,不是本名!
你说你是延庆太子!
你的本名叫做什么?
当着大理文武群臣,当着枯荣禅师的面,请阁下说出自己的名字!
说不出来了吧!
来人,拿下逆贼!”
段正淳这话说的半点不错。
“延庆”确实是封号。
段延庆对本名藏得非常严实。
原剧情中,万劫谷剧情,段延庆与段正明相认,先展露一阳指,随后传音入密告知本名,绝不泄露分毫。
整座大理王城,知道段延庆本名的唯有枯荣禅师、段正明、段正淳、高升泰等寥寥数人,都是大理高层。
这些人不可能泄密。
根据规则推衍名字是行不通的。
中原取名讲求字辈。
李兆廷是“兆”字辈。
唐竹权是“竹”字辈。
还有的需要讲求“避讳”。
大理不讲这个。
以段誉为例。
段誉本名叫做“段正严”,这是记录在大理段氏族谱上的名字,段誉是江湖代号,如果不知道人物关系,只看三个名字,会觉得段誉和段正淳、段正明是同一辈分,后代们亦是如此。
段誉的儿子叫“段正兴”。
段正兴还有个佛门名讳,名叫段易长,即指“易长观世音菩萨”,他有两个儿子继承段正兴的佛门名讳,一个叫段易长生,一个名为段易长兴。
段正兴有个儿子叫段智兴!
段智兴的儿子是“段智廉”。
大理历代皇帝全都不讲求辈分,更没有避讳,看完大理皇帝族谱,会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完全无法用中原辈分伦理关系,分析大理皇位更替。
段正兴和段正淳是什么关系?
答:爷孙!
段家族谱上记录的名讳,相当于玄幻小说中的“真名”,就连萧峰也不知道段誉本名叫做段正严,段誉从未用过这个名字,自己都觉得很陌生!
但是,如果有人想冒充段誉,段正淳只需拿出一份官方文件,让对方在上面签字,就能轻松分辨出真假。
这种事情,外人自是无从得知。
冒充段延庆的中年人面色铁青,他想到高升泰会阻止他,想到天龙寺会强迫他出家,想到李兆廷、萧峰、程淮秀等高手一拥而上,万没想到,段家有这等识别方式,谁特么能想到啊!
这是段家继承人的隐藏福利。
叛逃到葵派的那位长老,段家旁系分支,对此一概不知,就算知道,他没看过族谱,不知段延庆本名。
想到此处,中年人怒喝:“奸贼休要巧言令色,你看看这招武功!”
中年人抬手点出指力。
大理段氏正宗一阳指!
堂堂正正,炉火纯青,绝无虚假。
此人竟然把一阳指练到温润如玉的上三品境界,比天龙寺六七十岁的老和尚还要高出一大截,本字辈高僧唯有放下一切的本无达成突破,其余大多是四品境界,就连段正明也不例外。
真下血本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