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圈子(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伟业大厦,顶层办公室。
秘书阿丽拿著一迭厚厚的邀请函,轻敲房门后走进来。
“陈生,这些都是近期收到的活动邀请,需要你过目,看看哪些需要安排时间参加。”
说著阿丽將邀请函在办公桌上摊开,轻声匯报。
陈秉文的目光快速扫过,桌面上那一排绿绿精致的邀请函,心里多少有些无奈。
这些邀请,虽然某种程度上是对他如今財富和地位的一种確认。
但名气越大,收到的这种东西就越多。
很多纯粹是浪费时间,但有些场合,又不得不去。
他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全部推掉。
他隨手拿起最上面一张邀请函。
暗红的底色,烫金的字体,这是港岛总商会的晚宴邀请。
“总商会晚宴,下周五晚上。”阿丽补充道,“滙丰的沈弼爵士、太古的施怀雅先生、还有怡和的纽璧坚爵士都会出席。
李家成先生也在受邀之列。”
陈秉文手指在邀请函上点了点。
这种场合,看似联谊,实则是港岛顶尖商业力量的一次非正式聚会,信息交流和关係维护的意义重大。
他现在有这个资格,也需要出现在那里。
“这个安排进去。”他放下总商会的邀请函,又拿起另一张。
“港岛大学经济学院论坛,想请您作为青年企业家代表发言。”
“推掉。没时间准备讲稿,这种场合性价比不高。”
陈秉文乾脆地说道。
他又翻了几张,多是些慈善拍卖、画展开幕、小型社团活动之类,他一一批示“推掉”或“派一位总监代表即可”。
直到看到一张风格略显不同的邀请函。
是由几位南洋侨领联合发起的一个私人品酒会,地点在深水湾一家不对外的私人会所。
“这个品酒会什么背景?”陈秉文问道。
阿丽显然提前做了功课,立刻流利的回答道:“发起人是新加坡郭氏家族的郭贺年先生,还有马来西亚的邱德拔先生。
据说主要是东南亚的一些华商家族聚会,比较私人。”
陈秉文目光微动。
郭贺年、邱德拔,这些都是南洋巨富,生意遍及业、酒店、银行、地產,根基深厚,且与內地早年就有联繫。
他们的圈子,比纯粹的港英商业圈更值得深入。
“这个也安排上。时间有衝突吗?”
“稍晚一些,与总商会晚宴不衝突。”
“好,那就这两个。”陈秉文將选定的两张邀请函递给阿丽,“其他的按惯例处理。”
“好的,陈生。”
阿丽接过邀请函,快步离开。
周五晚,港岛总商会晚宴在希尔顿酒店宴会厅举行。
陈秉文准时到场,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既不过分张扬,也不会失礼。
他一入场,便吸引了不少目光。
陈秉文面孔虽然年轻,却已然在资本市场翻云覆雨,最近更是控股了青州英坭,风头正劲。
“陈生,欢迎欢迎!”总商会的一位副会长亲自迎上来寒暄。
“刘会长,您好。”陈秉文微笑著握手。
很快,他就被引荐到主桌附近。
沈弼正与施怀雅、纽璧坚等人交谈,看到陈秉文,脸上露出標准的笑容。
“陈生,最近真是大手笔频频啊。”沈弼主动伸出手。
“沈弼爵士过奖了。”陈秉文笑著与他握了握手。
“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但过谦就是骄傲了。”同为和黄董事的太古大班施怀雅笑著插话,“青州英坭那块地,陈生的眼光很准。”
“施怀雅先生谬讚了,只是看好港岛未来的地產市场。”陈秉文应对得体。
纽璧坚的態度则略显平淡,只是微微頷首,算是打过招呼。
李家成稍晚一些到场,看到陈秉文已在核心圈子里谈笑风生,眼神不易察觉地动了一下,隨即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快步走来。
“沈弼爵士,施怀雅先生,纽璧坚爵士.陈生,你也到了。”
他逐一打招呼,最后才轮到陈秉文,顺序拿捏得恰到好处。
“李生。”陈秉文同样微笑回应,看不出任何情绪。
席间,话题自然围绕著经济走势、地產行情、以及和记黄埔的未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