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文听着李明汇报的情况,心里明镜似的。
他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些地头蛇,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脉动”这个外来者借助他们的渠道不断壮大?
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正是大公司惯用的伎俩,既不撕破脸,又能有效遏制竞争对手。
“陈生,我们现在怎么办?这帮家伙摆明了欺负我们是外来户!”李明问道。
“我知道了,这事不怪你。”
陈秉文宽慰道,“他们这么做,无非是看到了威胁。
你先稳住现有的销售渠道,该催货催货,该追责追责,所有沟通记录都保存好。
其他的,我来处理。”
放下电话,陈秉文按下内部通话键:“阿丽,请顾律师过来一趟。”
几分钟后,顾永贤来到办公室。
“顾律师,北美那边出了点状况。”陈秉文把李明反映的情况简要说了说,“可口可乐系统的灌装厂在给我们使绊子,用各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拖延我们的生产和销售。”
顾永贤道:“陈生,根据我们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签订的合作协议,他们有义务保证渠道的畅通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对方现在的行为,虽然单个事件难以构成重大违约,但整体上可能违反了协议的诚信合作原则。”
“嗯。”陈秉文点点头,“我的想法是,先礼后兵。
你以糖心资本和陈记食品的法律顾问名义,分别给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总部发一份正式的律师函。”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律师函里,把李明遇到的这些问题,一条条列清楚,注明时间、事件和影响。
要求他们限期督促其特许灌装厂进行整改,履行协议义务。
同时,在函中明确提醒他们,瓶盖专利的授权是与渠道合作捆绑的。
如果他们不能保证我们产品的正常生产和销售,我们将不得不重新评估专利授权的持续性。”
顾永贤:“用专利授权反制渠道限制,倒是个有力的筹码。
眼下这个阶段,他们两家应该都不愿意看到瓶盖专利授权出现问题,这会直接影响他们核心产品的防伪和市场秩序。”
“没错。”陈秉文肯定道,“他们除非能在短时间内绕开我们的专利墙,否则就不敢彻底撕破脸。
发律师函主要是表明我们的态度,施加压力。
但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与两大可乐巨头的摩擦,比他预想的来得早了一些。
不过,他也并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之前让凌佩仪在北美物色收购本地工厂的计划,其实就是为了这一天做准备,现在无非是把计划加快而已。
毕竟,借助两乐的渠道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只有在北美有自己的产能和销售渠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除此之外,他准备从港岛网格化地推小组中,抽调十几个优秀的地推组长,派往北美支援李明。
这些人在港岛街头练就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正好可以去帮李明稳住终端渠道,弥补灌装厂配合不力造成的缺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