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五个府州为沿海地区,本身就比西北地区经济发达一些。
所以,赵爭不算吃亏。
反而让大宗朝的诸位老臣,十分痛心。
好好的一个大宗王朝,经过几年的战爭,被分成了两个国家。
大正皇帝赵爭,每日都会站在洛城最高处,遥望西南方向的大宗京都城。
心里琢磨著,如何才能入驻登临皇宫大內,实现统一大正的愿望。
他手下的大將骆云飞、邱介、景昭恆等人,正日夜加紧招募军队,准备一雪前耻,为皇上攻占大宗京都城。
目前,他们唯一的大敌,就是大宗御林军统领林丰。
只要干掉林丰,则一切尽在掌握中。
可惜,这个林丰,就如大宗的一根定海神针,歷经风雨飘摇,却仍然屹立不倒。
成了大正皇帝赵爭心中的一根尖刺,日夜折磨著他的身心。
反观大宗皇帝赵震,却心中窃喜。
眼见叛军收缩防守,画地而治,不再有进攻的態势。
只要自己京都稳定,叛军不再过来骚扰,管他称不称帝,別耽误自己吟诗画画,天酒地就好。
根本不理会堆满了书案的奏摺,让那些老臣日夜疾呼,痛心疾首。
自己则躲在寢宫內,有两位贵妃陪著,饮酒作乐,吟诗作画,好不快活。
林丰不管两个皇帝怎么想,他自己的想法很明確。
积极备战,准备拿下夹在京都城、天枳府城和同盛城中间的临都府城。
临都府城是探入大宗地界一个半岛,就像一个钉入大宗疆域的钉子,威胁著京都府城的安全。
当然,更是对林丰的天枳府、上林府和同盛府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必须予以拔除。
但是,赵爭在临都府城驻扎了三万人马,对於防守一座城池来说,算是重兵。
它的后面就是洛西府,中间还有一个大县城,叫洛临县。
同样驻扎了上万的军队。
赵爭为保住临都府城,可谓下了重本,两府一县,共计兵力六万余。
林丰虽然是御林军统领,但是,若想带大宗御林军出京都地面,超过五万人马,应该有难度。
一个京都城有两万亲卫营就够了,剩下近十万的御林军,实在是浪费资源。
御林军待遇好,这么多人马,一天的消耗,都是个天文数字。
林丰觉得,应该分流这些御林军,让他们到各府县发挥作用,分摊消耗。
至於拿下临都府城,正好可以让一部分御林军出京,进驻下面的府城。
还必须要驻守上林府和天枳府的胡进才和张常有配合,才能完成收復临都城的可能。
林丰在坤城指挥部內,做著计划,將各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是个很费脑力的活。
林丰在忙活著收復临都府城的事。
丞相韩琦却在忙著朝廷的事务,他第一个要干的事,便是要从林丰控制的七个州府中,收取朝廷今年的税赋。
由於战乱,各地府县都的经济被拖垮了。
只有林丰从镇西打过来,然后对其收復的六个州府,进行了大力改革,发展经济。
现在,这几个州府的百姓,都十分富裕,不管是农业还是手工业,商业,都有长足进步。
眼看他们都富了,朝廷当然要將多年欠下的税赋给弄回来,不然,朝廷如何维持?
无论是官员的俸禄,还是军队的军餉,消耗最大的就是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