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波斯的动员
明国人的脚步,在踏足哈萨克汗国之前,奥斯曼的確是不太清楚这个东方王朝具体什么情况的,毕竟记忆太过久远,仅仅依靠商人,得到的线索並不太多。
而隨著东方商人经过非洲的海岸,和奥斯曼进行商业活动以后,关於明朝就有了更多的一些了解。
两万万的人口,两百多万人的军队,数千艘的海上战舰,拥有十几个附属,是东方世界的主宰!
按照这些来自於东方各国的商人描述来看,光是附属於明朝的国家之中,就有四个国家人口超过一千多万,尤其是这里头的日本和缅甸,日本不仅人口在一千七百万以上,军队实力就萨摩藩的表现来看,也非常强。
图尔汗苏丹身为女性,对於帝国的发展和政务其实都没什么兴趣的情况下,奥斯曼的民间港湾从与明朝皇商的贸易中,获得许多精美的瓷器和丝绸,她才对於大明有一些了解。
可是她这个掌权者不清楚的消息,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贵族们对於明朝的军事力量,还是有一些基本了解的。
明朝的长城很结实、坚固,火炮是几乎不可能打烂明朝像府城、京畿地区的城墙,而且明朝也有大量的火器军队。
像骑兵的话,如果明朝真的控制並动用草原上所有的战马马群,那毫无疑问,骑兵也是比奥斯曼要多的多,毕竟那是草原,蒙古人的马群数量比整个欧亚地区其他地方,都是要多出倍数的。
在波斯使臣离开以后,奥斯曼的高层贵族圈是和图尔汗苏丹继续攀谈,许多人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觉得还是应该对明朝进攻波斯进行干预。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个意见,分歧减少,而贵族们的意见令图尔汗不得不重视明朝的威胁,
並在八月中旬,於宫廷內討论出了最终的结果。
奥斯曼帝国决定加入这场,帮助波斯对抗明朝的战爭,而他的宣称是分成了两个,对奥斯曼统治各部族的人,说是扩张地盘,获得美索不达米亚,跟波斯人做的一场交易,而奥斯曼的宫廷和贵族们,则將其定义为“平衡战爭”,来阻止明朝的进一步西扩,也提前对明朝进行军事试探。
古代的战爭,没对上过的对手,还真不好说敦优敦劣,双方绝大多数情况下,依赖的仍旧是冷兵器。
冷兵器关係到的,就是人本身的战斗力,毕竟现在拿刀拿枪用战法,两边肯定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没打过谁也不清楚能不能打贏。
从波斯使臣这里得到的消息,图尔汗苏丹是知道明朝在整个西域,是有大概十五六万的军队,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而正在进攻波斯的,大概是九到十万人,波斯自己正在对抗北方以及东侧,两个防线上的进攻,也有六七万人的军队。
使臣所提出的求援,是希望图尔汗苏丹能够答应出动五万左右的军队即可。
当然了,为了预防孙传庭额外增加军队,奥斯曼帝国的援军可以越多越好,只要他自己愿意,
波斯人愿意拿出钱来买粮食补给这支大军。
从確定了出兵,到奥斯曼帝国从各个地方抽调军团,准备齐全以后,开始陆陆续续地离开驻地,向波斯进军,已经是十一月的事情了。
这一次支援波斯,奥斯曼很重视初次的表现,调派出来的骑兵就接近四万人,其中又有一万人是那种常年在外征战的弓骑兵,光是列阵军容,就足以让北方的汗国靶望风道逃。
除却四万骑兵,奥斯曼另外还有两万人的步兵辅助作战,骑兵多於步兵,这在东方,只有蒙元或者八旗入关前是这样作战的,明军在外出兵野战,一般步卒都是骑兵的两倍。
而值此同时,明莫联军的主攻方向却是迎来一场久违的大捷。
这个方向上,李定国用一次奇袭之后破开局面,从坎大哈附近一路西进三百里,並隨后理伏全歼了一支两千人的波斯援军,並成功袭击其关键的粮草后勤补给,令东侧还在同莫臥儿战的波斯军队陷入窘迫困局,只能被迫选择后撤,
而敌军后撤放到明军眼中,那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的极大破绽,李定国立即联络曹文詔,二人合力一东一西,伏击了莫臥儿败兵!
此战两镇明军是全军出动,明军作为东侧战场上,辅助莫臥儿进攻的客军,虽然全部两镇只有不过六千多人,却连续主动出击,最终大获全胜!
沙场上直接被明军阵斩的波斯人就有七千,而一路紧追不捨,俘虏者又有近万余,其中还俘虏了波斯人在东侧战场上的主帅纳迪尔,这人本来都快溜掉了,因为惊惧之下摔马,被曹文詔魔下家丁生擒。
李定国行军如风,直接率领少量精骑进逼波斯內地,接连毁掉十数个村镇,並掳走当地男女老幼,威名大盛!
明军击溃了波斯东侧军队,令阿巴斯二世大惊失色,不仅感觉到內部的空虚,自己抵挡孙传庭的北方军队都时刻面临著侧翼的巨大威胁。
在还没得到使臣回国消息前,阿巴斯二世就再也坐不住了,他把东侧预防奥斯曼的剩余两万多人立即全部调走,前往东侧抵挡,
先前可能说是坎大哈以及布哈拉丟失,波斯可能会面临危险,现在就真的不同了,这一下子明军洞破东侧防线,几千人深入內地,很可能会灭亡整个波斯萨法维,他不得不將自己最重要的西侧力量全部调来对抗李曹。
而现在的波斯,也到了不得不把普通农民和奴隶统统拉出来,给予刀盾火枪,让这些人来给王朝续命了。
阿巴斯二世发布“法特赫·纳马”,號召所有波斯人为波斯作战,他以“波斯土地不容异教践踏”、“为波斯之王殉道”的口號,命各地的地方军队为自己抵抗明军。
这其实就是一种动员,不仅是鼓舞士气,还是在拉起地方上的军队彻底加入战爭中来的一种口號。
这些地方军队其实也是和明朝一样,边军最强,其次是保卫王朝命脉的重要地区,会有大规模的精锐军队,最后才是地方上的那些军队。
这些地方上的军队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装备,都和安置在边境上的军队差距很大,但是他这么號召的情况下,一下子就能拉上前线大量的军队,以波斯现在的人口和地盘,至少有三十几万这样的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