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参 烟贸易解禁
官兵的改动,都是基於新军制的规制下,重订了官兵的军餉档次,分別是战兵、辅兵、役兵的军,做了再次的明確规定。
明朝传统家丁式募兵制的战兵、愈发模糊界限的辅兵、徵召服役的役兵,在兵部也是再次调整。
战兵和和家丁现在是规定了这些人必须得是骑兵,如果实在想领战兵的军,就需要学骑马。
並非单指战兵得学会一马三箭、五步射面、左右开弓,成为关寧铁骑那样的技术弓骑兵,会不会马上弓箭先不说,得学会骑马,这样也可以使用左轮火枪。
战兵的军餉也是最高,毕竟各种陆地上的战场环境,无论是山林还是草原、大漠,明朝对外作战至今为止都是骑兵为主。
而且驛堡分走了许多战兵,明军必须將更多人转化成骑兵单位。
钱多少,明朝不考虑,现在皇帝和兵部考虑的是我天朝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兵,若是那种守堡兵,大明二百年后就足够了,但这是古代。
没有堑壕、机枪,也没有让官兵迅速移动的火车铁路,骑兵是对外作战唯一的选择。
战兵或者说是机动兵,移动速度必须快,这不单单要安排到兵部档案里,而是会被写到兵法武备各种册子上,皇帝督促掛到兵部匾额边上去四个字,就是“兵贵神速”,任何情况下的战爭,都要追求速度、效率。
另外就是辅兵,明朝的辅兵至少也有三十来万,这些人战斗力有,但毕竟是步卒,月餉相对於战兵,是要少几钱银幣的,按照先前朝廷提高军中兵的规制,到手能有个二两银钱。
而役兵每个月拿到手的军是很低的,上一轮官兵加银並没有给役兵加钱,因为役兵基数太大,有近一百五十万人的役兵,这些人中有很多人期望是之后转募兵,继续留待军中升迁的。
毕竟现在当兵虽然赚的比起江南的大工厂都不一定比得过,但是当军户吃饭可是吃皇粮啊。
何况在大明朝当兵,家中免税且不说了,又不是减免了小数字,吃喝那可都有皇商供应,无论是行军时的炊事,还是扎营之后的食堂內,都是有酒有肉足以让人吃到撑,这些待军营呆惯了的人,从飢年活过来的老兵根本都没想离开过。
吃皇粮就完事了,一个月多吃他二两银钱的酒肉都是保守估计,出门左拐都不见得有这一顿,
这一点就让在明朝当兵很有含金量。
这三种兵制分到各镇都有不同。
广东、福建两地的官兵,尚有陈继盛和郑芝龙两位总兵官。在明朝收下郑芝龙的私兵,大量调离福建之后,也是一样吃粮。
兵部做了许多工作,除了孙传庭和陈奇瑜两支辖下官军,都开始逐步做调整。
而这一同时,明廷的各地沿岸海关、长城互市贸易口岸,在三月的时候,在自己的衙门门前张贴了一则告示。
內容很简单,解禁海內进口两种商品,人参和菸草,並解禁海外出口的这两项商品。
从四月开始,明朝允许进口人参和菸草进行国內贩卖,但需要缴纳超高税额。
原本菸草在大明是有种植的,但多数是从朝鲜流入,而且吸的人很少,是用菸叶卷做菸捲或者用菸袋吸,原本市场就不大,很少有人喜欢这种东西,而是在后金八旗那里抽的很厉害。
於是皇帝趁著禁售鸦片,也把菸叶禁了,导致大明的烟业至今关停,绝大多数省份养殖的菸草也被水稻和番薯取代,只有浙江、广西、山东三省例外,有不少查出偷种菸草的人,而罚了金银和棍棒。
而皇商们正是看到了这些行省的菸叶需求,也是托钱跃升向皇帝提了这么一个要求。
当然,皇帝也不是被胁迫的,菸草这种能上癮的东西朱由检当然心里清楚,对於增加大明朝的税收这方面来说,那肯定是开了有好处的。
皇商能得利,大明朝廷也有税收养兵、养官,有需求的人抽点儿无非生个病、少活点时间,朱由检算是看开了,也是给他开了,像辽参一样,在超高税下允许贩卖,只不过种植菸草的土地是受到限制。
朝廷依旧不允许这种经济作物占据太多的土地,商人要种可以去澳洲、非洲种,明朝中原地区是还是要保证粮食需求。
光是这两条海关消息,就算是令大明朝的商界也是大地震,
菸草对於大明需求可能没那么大,但是人参贸易,对於大明朝的民间都可谓是必需的要物。
很多人盼著人参能够吊命,而朝廷禁参十年,也是令民间这方面的市场抑制许久了。
人参过去在大明价格是一斤十六两银子,那现在开市取消了禁参,又卖多少银钱?所有人都很关心,甚至於朝廷的兵制改动,都被从民间小报首席拽了下来,全成了人参开市的消息。
还没卖参,就有山东登莱商人鼓吹说首轮辽参將超过二十两银钱每斤,而当监察御史、言官问户部他们怎么看皇帝取消人参贸易禁令,一个户部侍郎是这么笑著说的:“论及开財路之事,户部作何计较?怕也只消稳坐衙署,候著税银入库便是。”
这户部侍郎的白话文意思怕不是:怎么看?躺著看坐著看,你管本官怎么看?本官在海关衙门只等著人参船商到港,收人参商税就是了。
而到了四月,早就提前去辽东、山西、朝鲜北部挖人参的商人在明朝进入海关,缴纳税钱之后,一斤辽参竟然卖到了超过四十两的超高价!
即便是早有准备的明朝百姓,也是措手不及,而山西地界的人参更是稀少价高,一株声称七八百年的山西老参竟能在南京城卖到三百两的高价。
这种情况闹到皇帝耳朵里,也算是令他大开眼界了,明朝银幣的购买力摆在那,竟然能卖三百两.
就人参能提供的所谓营养,值得了几个鸡蛋——.对此朱由检都很怀疑,但毫无疑问,这三百两银钱,足够买下一屋子的鸡蛋了。
很多皇商特意想要討好皇帝,带著什么所谓的千年参、万年参覲见进贡,皇帝倒是一一笑纳,
毕竟这人参可是好东西,转头皇帝卖掉变现都值不少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