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皮姆想了想道:“议会承担一半,剩下的留学费用想办法由私人来承担吧。”
杰拉德皱眉头道:“这不是把英格兰绝大多数的家族排斥在外?”
150英镑差不多是英国一个乡绅一年的收入,也就是说哪怕到了乡绅这一阶级也付不起这笔留学费用。只有拥有大庄园的上层乡绅贵族才能支持这么庞大的开销。
他是想派一批最聪明的英格兰小孩去学习,而不是派一批最有钱的英格兰小孩。
约翰.皮姆苦笑道:“战争结束了,但国家满目疮痍,税收要减下来,士兵要安置,伤兵要救治,这些都需要钱,留学虽然重要,但现在的英格兰又有哪件事情是不重要的?”
杰拉德无言以对!
大同历二十四年(公元1646年)7月20日,伦敦议会。
即便是约翰.皮姆不太赞成他的提案,杰拉德还是在议会上,提出了自己留学生的提案。
提出学习塞里斯人的科举制度,考拉丁文,数学,几何,逻辑学4门功课,根据成绩,选拔出20岁以下最优秀的英格兰学生去塞里斯留学。
杰拉德留学的提案自然没得到通过。
杰拉德疯了,他们还没疯到一个国家十分之一的财政去留学。
约翰.皮姆随后提出,国家承担一半,另一半则由留学生家庭承担的留学方案,几乎全票得到通过。
这个方案隔绝了泥腿子和那些乡巴佬留学的可能性,只有他们这种高贵的家族才有资格取得留学的名额。
75000英镑,虽然还有点贵。但这就相当于国家出钱帮自己培养儿子,这可比杰拉德那乡巴佬提出考科举的方案好多了。
留学议案虽然通过,但和自己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杰拉德气愤的直接离场。
回到大同正义会总部之后,杰拉德对弥尔顿与威尔金斯道:“议会不考科举,我们来考,以我们兄弟会的收入,能承担起多少留学生的开销?”
威尔金斯计算一番道:“最多20人,而且不能再增加。”
杰拉德想了想道:“那就在伦敦范围内来一场科举吧。”
7月22日,大同正义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他们将会赞助20名留学生前往赛里斯留学。学费生活费由大同正义社提供。
名额将会由科举产生,8月20日大同正义会,将会在伦敦郊区的人才市场,进行拉丁文,算术,几何,逻辑学市场考试,分数最高的20人,将会获得留学的名额,年龄在20岁以下,有留学意愿的人都可以来大同正义会报名。
这条消息传播出去之后,引起整个伦敦巨大的轰动,进而轰动了整个英格兰。
议会要派留学生前往赛里斯留学的事情,通过这些议员的管家,仆人,马车夫已经传遍了整个伦敦。
大家也只能羡慕嫉妒恨的咒骂一番,这些该死的贵族国家的钱去留学,但没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英格兰一直都是这样的,有好事都是那些贵族有产阶级的,议员只要不害他们都算是善良了。
现在真有一场考试,大家不比家世,只比学习能力,只比智商。哪怕这4门学问在英格兰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最起码也是士绅稍微富裕的市民,能够够得到的。
但考试也比的是学问,而不是家世,这已经是个巨大的进步了。
从这消息发出来之后,伦敦中产市民纷纷监督自己的儿子,来波突击学习,有的人甚至大价钱聘请教师,想要突击提高成绩。
而在英格兰其他的地方乡绅听到这个消息,立马把自己家的儿子丢上马车,驾马车来到伦敦。
他们和上层挨到一点边,更知道这次的留学机会何其难得,那是大贵族大士绅才有的机会。只要成为留学生,家族都有可能实现阶级的跃升。
杰拉德的举动让长老派和独立派的矛盾都暂时退却,大家都在关注这一场对英格来说是,开天辟地的科举考试。
8月20日,伦敦城外,人才市场
经过一个月的改造,人才市场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考场,能满足几千人考试。
来的考生数量太多了,整整有4500余人,多的超过了杰拉德的预料,杰拉德只能请克伦威尔派模范军来维持秩序。
克伦威尔看着考场如同长龙一般进去的考生感叹道:“伦敦城酒店的老板都要感激你,因为你的这个举动,整个伦敦城酒店都爆满了。”
伦敦外的考生就超过了3000多人,再加上跟过来的仆人和家长,这段时间伦敦涌进来了上万人,而且都是那种家世比较富裕的中产,这些人的消费水平可不低。
杰拉德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会来这么多人。”
他本想着就是伦敦附近几百青年,再考出最聪明的20个青年,结果现在来了10倍的数量,4000多人选出20人,他都能想象这其中的竞争压力。
克伦威尔感叹道:“在英格兰能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并不多,现在你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杰拉德想到以前他在伦敦做小商人遇到的阻碍叹息道:“是啊,想要在英格兰出头太难了,但事情本不该是这样。
在东方的赛里斯,他们的元首是吟游诗人,大臣当中有乡绅的儿子,自耕农的儿子,有农户出身的将军,还有大量都是流浪汉出身的将军,李定国将军的父亲就是流浪汉,但他现在已经成为管理几十万人口大县的县令。”
克伦威尔道:“那是因为东方的赛里斯经历了一场改朝换代。”
杰拉德激动道:“现在赛里斯总没有改朝换代,但他们却每年进行科举考试,考出赛里斯最优秀,最聪明的青年,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成才。
赛里斯从农夫,工匠群体选拔出最优秀的农夫和工匠。让他们成为官员,治理国家。”
“而我们英格兰,哪怕赶走了一个国王,但即便是现在,大臣的儿子依旧会成为大臣,将军的儿子依旧会成为将军,市长的儿子依旧会成为市长,世界本不该这样,治理一个国家本应该看才能,而不是家世。”
克伦威尔一时间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只能拍拍杰拉德的肩膀指着这条长龙道:“我们这不是在逐步学习赛里斯人,英格兰已经在变好了。”
这场前所未有的科举考试经历了两天,整个伦敦的学者都过来帮助杰拉德他们,虽然只是进行了第一次科举,但他们却敏锐的察觉到,英格兰都推广科举考试,对他们学者来说将极其有利。
所以整个英格兰的学者都在帮杰拉德,并且呼吁议会学习塞里斯人的科举制度,用考试选拔官员,而不是现在这样任人唯亲。
八月二十五,经过了3日沉重批改试卷,4000多考生的成绩都批改出来了。
杰拉德根据分数的高低,粘贴在人才市场的外墙上,无数金发碧眼的英格兰人,或是哭泣,或是颓废。
那些考上的人,就陷入了范进中举一般的狂喜,科举那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开始在这片大地上出现。
杰拉德看到这些或悲或喜的人群道:“或许我们应该更努力一些,让更多的人改变命运。”
克伦威尔道:“量力而为,国家没有太多的钱,你的大同正义会也需要发展。”
大同正义会考出了20名分数最高的学生,他们和英格兰的公立留学生一样,先经历了一个月的汉语汉字学习。
10月3日,从伦敦码头踏上了前往赛里斯留学的船只。
大同历二十五年(公元1647年)1月20日,京城。
元宵刚过,整个京师还有一阵节日的余味,朱由检行走在京城的街道上。
此时京城的街道比起去年略显萧条,甚至连马车都少了很多,即便是过了新年,战后的萧条依旧在。
这个词还是他从大同社报纸上学来的,前年大同社战胜了西班牙人,夺取了西班牙人在殷洲的殖民地。
整个民朝都欢声雀跃,一方面民朝百姓自豪国家战胜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得到了一块比前明还要大的领地。
另外一方面,大家也知道这块领地有大量的银矿,这些矿石能让国家富裕,虽然不能直接分银矿,但朝廷有钱了,大伙的日子也能更好。无数想发财的人,借助战时的运力前往了新大陆。
结果谁都没想到,打仗的时候,大家感觉日子越来越红,新大陆需要粮食,军事物资,还有各种货物,这些都只能由民朝来提供,朝廷海量的订单撒向了民间的各大作作坊。
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厂,器械厂,兵工厂,面粉厂,罐头厂总之一切和战争搭得上关系的作坊,都能得到订单,元首府几乎每个月下300多万元个订单,一年下来就是4000万元。
这笔订单直接造成了一波强烈的战争景气,到处都是招工的作坊,工钱也在不断的攀升,那段时间没有5两银子的工钱,根本就招不到一个工匠,造船厂的工匠,更是成为了各大造船厂疯抢的人才,哪怕是初级工匠工钱每个月都高达20两,成为了大同社第一批金领。
但随着去年战争结束,战争景气就消失了,纺织厂,钢铁厂,器械厂,兵工厂所有的订单纷纷取消。
更关键的是这场战争虽然得到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但因为殷洲人,大量的屠杀西班牙人,还把金银矿给炸了,这短时间内让民朝损失了最大的收入来源不说,还直接消灭了一个几千万两的富裕市场,土著穷的只剩下石矛,他们是根本没有消费力的。
作坊为了生存,刚招的工匠又只能裁掉,好不容易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工匠,又得回农村去种地,农户的消费力和工匠完全是两回事,再加上那些作坊主,把先期赚到钱全部投入到扩建工厂当中,产能上来了,市场反而减少,结果这些设备全成了废铜烂铁,于是整个民朝陷入了萧条当中。
为此著名主编搬运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解释战后萧条形成的原因,并宽慰大家,随着新大陆重新被开发,战后萧条会快速消失,大家不用丧失信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