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普通的农人百姓,会在自己出售高產粮食种子之后,直接免费发放。
有句话说得好。
有钱不赚是傻子。
况且。
就这些勛贵官员们的钱要是不赚,那还赚谁的钱呢。
眾朝官打著不相信的口號,喊著要去鄠县查看云云,如此这般,他们才会相信。
而李恪见朝堂之上出现菜场模式,想压压不住,只得把目光投向李冲元。
李冲元见因为封號之事,又变成了你来我往般的斗爭,心中虽有些不快,但还是站了出来,“诸位,我李冲元知道你们不相信什么高產粮食,也不相信这个那个的。但我李冲元在此表態,在十天之后,我李冲元会在西城门外开闢一个卖场,专门售卖高產粮食种子。其中有玉米,生,土豆,红薯,南瓜等等。只要適合北方种植的,均会售卖。如果不相信的,可以先买些种子回家种去试试。”
“要是种不出来怎么办?”有人说话了。
当这人站出来说这话,瞬间,朝堂上的人全部看向他,眼中带著怒气。
好不容易逼得李冲元要售卖高產粮食种子了,你这傻子跳出来说这样的话,找打是吧。
眾人心思基本都如此。
可他们却並不知道,李冲元已早有计划了。
早在前年,李冲元就在谋划种子售卖之事了。
为了存储更多的高產粮食种子,李冲元可是费尽了无数心思。
即便今年奉旨出征,但李冲元依然坚信,自己的那些高產粮食在自己想方设法的存储之下,明年依然能用,依然会发芽生根种植。
至於產量,李冲元不敢保证。
至於成活率,李冲元也不敢保证。
李冲元看向那发话之人,笑了笑道:“你可以不买。”
李恪见场面恢復,趁著机会,向著王礼使了使眼色。
王礼二话不说,往前一步,拿出一制圣旨出来。
“年初,右僕射刘弘基身患重病而离世,卫国公李靖將军也相继辞世,朕甚感伤悲,一个月前莒国公向朕递了辞呈。如今,三省缺额颇多,现授农王李冲元为右僕射之职,授李绩为左僕射之职,授李道宗右中书令,授程咬金左侍中之职,授薛万彻为右侍中之职。各有加授.”
李恪的这道圣旨,好像大家都已经料到。
但唯独李冲元没有料到。
本以为自己今日授封农王爵位,就已是离谱了。
可没有想到。
李冲元这才北征回来,除了授封自己农王爵位之外,更是直接从门下省左侍中之职,提到了右僕射。
虽说左僕射为最,但就李冲元以三十二岁之龄,加身右僕射之职,真可谓是位极人臣了。
曾经因为自己没有被得以升官的程咬金,此际也被升了职,替代了李冲元,成为门下省的左侍中。
李冲元看了看,发现眾人好似一点意见都没有,更是没有人跳出来反对。
李冲元心中暗想。
这道圣旨,肯定是因为自己愿意开放高產粮食种子售卖,才如此安静吧。
其实。
李冲元这么想,也是对的,但也不对。
李恪的这道圣旨,其实早已徵询了朝中大臣们的意见了。
几日前,李冲元班师回朝在家休息的这几日里,朝堂之上,为了这道圣旨,可谓是吵得不可开交。
但最后,李恪却是坚持,眾朝官也没法子。
李恪如此坚持,自然是有原因的。
年初,李冲元与李恪交了底,说自己能预知未来。
隨著李冲元出征之后一个月,刘弘基死了,李靖也去世了,这让李恪不得不相信李冲元的话。
甚至。
李恪一直还在想著,等李冲元回京之后,一定要让李冲元断一断大唐未来如何。
散了朝。
李冲元被几个兄弟给抬了回家。
老夫人闻事之后,喜得差点晕厥过去。
第二日。
西沙王府换成了农王府,极贵之像。
十天之后。
李冲元领著向家將士,在长安西城之外,弄了一个若大的卖场。
卖场之內,堆积著如山般的土豆,红薯等高產粮食。
当卖场一开。
无数的勛贵带著府上的管家管事僕人前来。
可隨著他们一来,李冲元却是限制人员进入卖场,並且领號排队,叫號进场。
眾勛贵官员无奈,为了得到高產粮食,只得依著李冲元的规矩行事。
从这一日开始。
每天被叫到號的勛贵官员,进到卖场之后,无不向李冲元点头哈腰的,李冲元说什么价钱,就是什么价钱,他们从不议价,好似想著赶紧把眼前的这一堆如山般的高產粮食种子赶紧运回家,依著李冲元发放给他们的保存方法保存。
从年前始。
到春天,李冲元设在西城之外的卖场,就没有歇过,除了年节那一日。
钱,李冲元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的。
土豆红薯五十文钱一斤,玉米二百文钱一斤,生更贵,一贯钱一斤。
至於什么南瓜种子,葵籽种子,辣椒种子等等,这些都是以粒来卖的。
一粒五文钱。
爱买不买。
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这些勛贵官员有钱。
开春之后,该买的都买了,不该买的也买了,到是那些世家,好似在观望,不曾有任何的动静。
李冲元听闻这事之后,放出风声出去,说三年之內不再售卖种子,並且还放出风声说,如在种植自己所售的高產粮食种子之时有问题的,可隨时找他后。
世家动手了。
当世家一出现,李冲元更是大量的售卖种子。
无数的钱財,如流水一样,流进了李冲元的库房。
二月底。
当世家等购买了大量的种子之后,李冲元向李恪请了一道旨,广传天下。
大唐的农人百姓见圣旨一出之后,纷纷敲锣打鼓的,欢呼雀跃,恨不得赶紧领取他们盼了两年的高產粮食种子。
而那些世家或者勛贵官员听闻圣旨內容之后,无不无奈的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