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將至,安山郡热闹得很,沈幼宜带著孩子们置办年货。
宋玉笙依旧是跑到卖葫芦的小贩面前,盯著那商贩手中的葫芦看,嘴里馋的那口水顺著嘴角流淌下来。
她指著那葫芦想要沈幼宜给她买一串,用她平日里的零钱。
“娘亲,我想要吃。”
“娘亲考你几个词,你若是都会写,娘亲就准许你去买。”
“好。”
宋玉笙痛痛快快答应下来。
“平凡,思念,幸福。”
宋玉笙很快便將三个字拼写出来,还为他们组了句子。
沈幼宜很是欣慰宋玉笙的成长,年关一过,她便可以为宋玉笙医治。
宋玉笙在沈幼宜的示意下,自己跑过去买了葫芦,她並没有一个人独享,而是很愿意与眾人一起分享。
“好吃,娘亲。”
一串葫芦,所有人都分到了一块。
见每个人都抚摸著她的脑袋夸讚她,宋玉笙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她想要一直被这样的幸福包围著。
(请记住.com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沈幼宜带著孩子们置办完年货便往家赶,今日一早她就收到了宋聿珩寄来的书信。
年关战事吃紧,他们必须陈胜追击,一举击败突厥。
突厥投降之时,他便可以班师回朝,与他们团聚。
沈幼宜还没有同三个孩子说起宋聿珩无法回来过年一事,孩子们便主动询问了。
他们已经有將近一年的时间里没有见到爹爹,没有一个人对宋聿珩是不思念的。
算算沈幼宜,回来了也快一月有余,他们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
那突厥人太过於顽强,一直不肯屈服,他们不缴械投降,他们便要一直打下去。
“娘亲,爹爹过年还回来吗?”
“他还在北境抗敌,今年无法回来了。”
沈幼宜无法隱瞒孩子们,如实告诉给了孩子们情况。
三个孩子感到失落,又很懂事的谁也没有多过问什么。
他们的爹爹是大將军,大英雄,做的是保家卫国的大事,无法归家也是常態。
他们虽然思念爹爹,但都知道,爹爹无法回来与他们团员是有战事要打。
他们害怕爹爹在战场上被敌人打伤,害怕爹爹一个人在北境孤独。
沈幼宜於心不忍,安抚著三人:“聿珩信里说过,他打完胜仗就会回来了。”
“那太好了。”
几个人闻言,眼中闪过惊喜,只要爹爹能够早日回来,那就是好的。
依著爹爹的能力,击退那些突厥人只是时间问题。
一整个年,宋府都十分热闹。
大年初二,孩子们都跑去了林府拜访,得了红包,在林府討了好彩头,孩子们又赶去了郡守府。
杜老早已经准备了大红包等待著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给杜老磕头,杜老连忙將红包分发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