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別院,姜院长已经离开郡守府邸,杜老的话成功说服了姜院长,姜院长没有再坚持己见。
宋玉安见杜老一脸得意的面相,便知道谁是贏家了。
杜老面对他们,鲜少掩饰自己的心思。
“杜老,这本书我已经翻译完了。”
方才的事情对於几人而言就是个小插曲,几个人也未曾掛在嘴边多说一句,而是跟隨著杜老继续学习新的论言。
宋玉笙托著腮,歪著头,她发现写字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她从前只想著吃和玩,听著街道上那些小贩的叫卖声,掂量著娘亲给的荷包的重量,计算著每个包子,葫芦要多少个铜板。
她无聊的时候有茯苓姐姐作陪,陪著她一起踢蹴鞠,戏捶丸,推枣磨,推木车……
宋玉笙整日里瞧著两位哥哥手捧著书卷,诗词朗朗上口,她虽然不懂其中的意思,但也能够跟著效仿两句,像是咿呀学语般儿。
也正是因为宋玉徽细心,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一次又因为百姓的戏謔才想到了將宋玉笙留在身边保护著宋玉笙。
宋玉笙很听话,並没有给杜老和两位哥哥带来麻烦。
杜老说的那些话,她很努力地在听,很努力地在理解。
杜老也是有耐心,知晓宋玉笙同寻常孩子不同,是个痴儿,在传教上格外的有耐心。
他没有同其他人一样看待宋玉笙是不同的,而是將宋玉笙当做普通孩子一样对待著。
宋玉笙依旧是在纸上誊抄著那几页字,朗朗读著。
“玉笙,这个字念错了。”
杜老纠正道。
宋玉笙学著宋玉安的模样站起了身,恭恭敬敬道了个歉:“对不起,杜老,我下次不会了。”
她这副认真的倒是让杜老感嘆於她这般心智惊人的模仿力。
杜老示意她坐下来继续练习写字。
回去的时候,杜老单独將宋玉徽留下来谈心,宋玉徽这些日子进步很快,也在杜老意料之中。
他天性敏锐,有一颗智慧的头脑,又懂得活学变通,善学,所有的一切加在他身上,铸就了一个出色的人。
“相信你很快便能出师了。”
杜老感慨道,依稀从宋玉徽身上看到了太子幼时的模样,隱隱有些恍了神。
“杜老,玉笙这些日子没给您添乱吧?”
宋玉徽从杜老的目光中看到熟悉的神色,是那日那小公公脸上也曾出现的神色。
宋玉徽担心杜老再多看他几眼產生怀疑,忙转移了话题。
“这孩子虽然笨拙些,但学什么都十分专注,小嘴又甜,老师很喜欢。”
宋玉笙那丫头嘴巴確实甜,见谁都会夸讚一番,那副討巧的模样任谁也不会想到这孩子是个痴儿。
“娘亲把她养得好,她也很懂事。”
宋玉徽解释道,同杜老又寒暄了几句便离开了郡守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