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扫地的童子见门外站著一名身著天青色长衫,淡粉色襦裙的女子正朝著堂內张望。
她身前一大一小的孩子,周身透著一股贵气,眉宇间有大家之气,瞧著便十分沉稳,尤其是小的那个,目光透露著不似同龄孩子般的深邃,性子內敛。
大的瞧著模样憨实,身板结实,看起来都有些头脑。
童子迎上前去,对著沈幼宜行礼,沈幼宜回礼。
“你们这可有做主的人,小师傅。”
沈幼宜態度客气,那童子招呼其入內院。
“郭夫子正好在,我这就去喊人,您且在此处稍等片刻。”
“应该的。”
片刻,郭夫子迈著大步走来,双手鞠在身后,身上散发著一股腐朽地气息,沈幼宜余光打量著来人,对方该是雅苑的教书先生。
那童子紧跟著小跑过来,介绍了来人便继续去忙乎杂事了。
“郭夫子。”
沈幼宜带著宋玉安,宋玉徽给郭夫子行礼,將来此的目的敘述给郭夫子听。
“听说雅苑是这一带最好的私塾,我初到此地,孩子们也正好到了上学的年纪,不知先生这里对於入学可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他们是外乡人,才在此处落脚不久,学堂的规矩她也打探过了,沈幼宜並不担心孩子们念不了学。
但她没有想到,郭夫子连著两个孩子的情况都没有多问,便直言拒绝了她。
“本学堂这个季度的学生已经招满了,夫人还请回吧。”
根据孙大娘的描述,沈幼宜出现时郭夫子便已经猜测到沈幼宜便是孙大娘口中描述的邻居。
他刻意同沈幼宜保持著距离,以免沾染了晦气。
瞧著几个人身上带有的气质,倒不像是孙大娘口中所描述的那般。
但最开始的刻板印象已经刻入郭夫子的脑海里,郭夫子对三人並不待见。
“可我昨日才听镇上的大娘说起,你们这里还是招收学子的。”
她想过无数种说辞来对应学堂的考核,毕竟有宋玉安这个难题在,万一夫子不肯收,她也不能只让玉徽一人上学。
却没有,想到连学堂的门都未曾进入就被拒之门外了。
不远处的童子听见他们的对话,有些欲言又止,始终未能將想法说出口。
学堂內再次响起先生朗诵文章,孩子们跟隨著学语的声音。
“不好意思,这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名额了,夫人还是请回吧。”
郭夫子再次表示拒绝,沈幼宜见郭夫子撇过去目光,不愿意再同她交涉,只好先行回去再另想办法。
平日里用在泼皮无赖身上的招数自然不能用在学府的先生身上。
回去的路上,宋玉徽並没有太大的情绪,倒是宋玉安,步伐轻快,比来时高兴多了。
沈幼宜知晓宋玉安的心思,刻意提醒著宋玉安:“上学堂的事情我会另想办法,你不用高兴的太早。”
宋玉安的那点心思从面相上就表露无疑。
沈幼宜的话让宋玉安脸上笑容一僵。
宋玉徽是一早就觉得这样的事情不会很顺利,眼下瞧著,果然如他猜想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