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城的十万援兵和物资陆续抵达玉门关,苏牧的底气更足了。他立刻对军队进行了重新部署,將援兵与原有的守军进行了合理调配,进一步加强了玉门关的防御力量。
“弟兄们,京城的援兵到了,这是陛下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一定要守护好玉门关,让大宣军有来无回!”苏牧站在点將台上,对著全体將士激昂地说道。
“守护玉门关,保卫大华天朝!”士兵们的吶喊声震天动地,士气达到了顶点。
苏牧將十万援兵中的五万部署在城墙上,加强正面防御;另外五万则作为机动部队,隨时准备支援各个方向。同时,他还对新到的粮草和兵器进行了妥善安置,確保在战时能够迅速调配使用。
而此时,大宣军那边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也逐渐恢復了元气。李贵生再次集结了八十万大军,这一次,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精心策划了作战方案。
““智多星”吴用,你再给本將军详细说说此次的作战计划。”李贵生看著沙盘,神情严肃地问道。
吴用指著沙盘上的玉门关周边地形,说道:“大將军,此次我们兵分三路。东路军由“铁浮屠”呼延灼率领二十万重骑兵,绕道玉门关东北方向的黑水谷,从侧翼突袭;西路军由“血手人屠”陈友谅率领二十万步兵,佯装从西边进攻,吸引苏牧的注意力;而您则亲自率领四十万中军,从正面直逼玉门关。待苏牧分兵应对东西两路时,中军便全力攻城,一举拿下玉门关。”
李贵生点头表示赞同:“此计甚好。不过,苏牧狡猾多端,我们必须確保行动的隱秘性,不能让他提前察觉。”
“大將军放心,我们已派出大量斥候,密切监视玉门关的动静。同时,东西两路军会在夜间秘密行军,儘量避免被发现。”吴用自信地说道。
大宣军的八十万大军开始悄然行动。“铁浮屠”呼延灼率领的重骑兵在夜色的掩护下,沿著黑水谷的崎嶇山路缓缓前进。马蹄声被厚厚的布包裹,几乎听不到声响。
“弟兄们,此次行动关係重大,务必保持安静,不要暴露行踪。等靠近玉门关,给苏牧来个措手不及!”呼延灼低声对部下们说道。
西路军的“血手人屠”陈友谅也率领著二十万步兵,趁著夜色向玉门关西边进发。他们同样小心翼翼,儘量不发出声响。
而李贵生则亲自率领四十万中军,在后面稳步推进。他坐在高大的战车上,望著前方,眼中闪烁著復仇的火焰:“苏牧,这一次,我定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在玉门关內,苏牧虽然加强了戒备,但对於大宣军如此大规模的分兵行动,却並未完全察觉。他通过斥候的报告,只知道大宣军有调动的跡象,但具体的作战计划却一无所知。
“將军,大宣军似乎有大规模调动,但具体动向不明。”一名斥候向苏牧报告。
苏牧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深知大宣军必定在谋划著名一场大的行动,但此时情报不足,难以做出准確判断。
“传令下去,加强巡逻,密切关注大宣军的一举一动。一旦有任何异常,立刻向我报告。”苏牧说道。
然而,就在苏牧加强戒备的时候,大宣军的东路军已经悄然抵达了黑水谷的出口,距离玉门关只有不到十里的距离。呼延灼看著玉门关方向,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苏牧,看你这次还怎么抵挡!”
他一挥手,二十万重骑兵迅速整队,准备发动突袭。而西路军也已经到达预定位置,“血手人屠”陈友谅望著玉门关,眼中满是杀意:“弟兄们,等会儿听我命令,给我狠狠地打,让苏牧以为我们要从西边攻城!”
李贵生的中军此时也加快了前进的步伐,距离玉门关越来越近。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玉门关的守军们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著日常的巡逻和防御工作,他们並不知道,危险正一步步逼近。苏牧站在城楼上,望著远方,心中隱隱有种不安的感觉。
“希望只是我多想了,大宣军不会这么快就发动进攻。”苏牧喃喃自语道,但他还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时刻关注著四周的动静。
突然,东北方向传来一阵隱隱约约的马蹄声。一名瞭望塔上的士兵大喊:“不好,有敌军!东北方向发现大量骑兵!”
苏牧心中一惊,立刻意识到大事不妙:“快,传我命令,全体戒备!龙十三,你率领一万骑兵,去抵挡东北方向的敌军;郭敬之,你加强城墙上的防御,防止敌军正面攻城!”
龙十三和郭敬之迅速领命而去。苏牧站在城楼上,望著东北方向,心中快速思索著应对之策。他知道,大宣军此次的进攻必定来势汹汹,玉门关將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