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的战事愈髮胶著,苏牧深知,李贵生必定不会因两次受挫就善罢甘休。在这短暂的平静中,他马不停蹄地整飭军备,鼓舞士气,同时也在密切关注著大宣军的一举一动。
“报!”一名斥候疾驰至苏牧营帐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將军,大宣军有异动!宣朝十二將之“无常鬼”白起,率两万精锐死士,趁著夜色绕过玉门关,朝我军侧翼迂迴,似有奇袭之意!”
苏牧剑眉紧锁,沉思片刻后,目光如炬地看向身旁的龙十三:“龙將军,你速带一万“天狼卫”,抄近道在黑风谷设伏。“无常鬼”白起以凶狠狡诈著称,此次行动必定极为隱秘且迅速,你们务必在他们进入黑风谷时发动突袭,打乱其部署!”
“末將领命!”龙十三领命后,迅速集结一万“天狼卫”,如黑色的洪流般朝著黑风谷方向奔去。
与此同时,大宣军营地內,李贵生面色阴沉地坐在主帅营帐中。十二將环绕四周,气氛凝重。李贵生猛拍桌案,怒声道:“苏牧这小子,著实难缠!两次进攻皆无功而返,还损兵折將!此次派白起率死士奇袭,若再失败,本將军定不轻饶!”
“大將军息怒。”说话的是十二將中的“智多星”吴用,他手摇羽扇,神情镇定,“苏牧虽狡猾,但我军兵力雄厚,且此次奇袭出其不意。白起將军驍勇善战,定能成功。只要突破他们的侧翼,大军便可长驱直入,一举拿下玉门关。”
李贵生微微点头,目光扫向眾人:“此次行动,只许胜不许败!待拿下玉门关,本將军必上报朝廷,为各位请功!”眾將齐声应和,士气为之一振。
龙十三率领“天狼卫”赶到黑风谷后,迅速布置伏兵。黑风谷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陡峭,中间是一条狭长的通道,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龙十三命士兵们在谷口埋下绊马索,在两侧山上准备好滚木礌石和强弩。
夜色深沉,万籟俱寂。突然,远处传来轻微的马蹄声和脚步声。龙十三透过夜色望去,只见大宣军的队伍如一条黑色的长蛇,正悄然向黑风谷靠近。待敌军全部进入谷中,龙十三一声令下:“动手!”
顿时,谷口的绊马索被拉起,冲在前面的大宣军骑兵纷纷落马,人仰马翻。与此同时,两侧山上的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砸向毫无防备的敌军。强弩手也纷纷放箭,箭如雨下,大宣军顿时陷入混乱。
“不好,中埋伏了!”白起大喊一声,迅速镇定下来,“弟兄们,不要慌乱,结盾阵!”大宣军不愧是精锐死士,在白起的指挥下,迅速组成盾阵,抵御著从天而降的攻击。
龙十三见状,知道不能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大喊道:“天狼卫,隨我冲!”说罢,手持鎏金虎头枪,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天狼卫”们紧隨其后,与大宣军展开近身肉搏。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在谷中迴荡。
白起手持长刀,与龙十三战在一处。两人你来我往,刀光枪影闪烁。白起刀法凌厉,每一刀都带著千钧之力;龙十三枪术精湛,枪尖如灵蛇般刁钻,专刺对方要害。两人激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
而在玉门关这边,苏牧也没閒著。他料定李贵生不会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奇袭上,很可能会趁玉门关守军注意力分散时,再次正面进攻。於是,他命郭敬之加强城头防御,將新运来的投石车和床弩布置妥当,严阵以待。
果然,没过多久,大宣军的號角声再次响起。李贵生亲自率领五十万大军,如潮水般向玉门关涌来。这次,他们摆出了“八卦连环阵”,阵法变幻莫测,环环相扣。
“將军,大宣军又攻上来了,这次的阵法有些古怪!”郭敬之在城头焦急地说道。
苏牧仔细观察著敌军的阵法,心中快速思索应对之策。他发现这“八卦连环阵”虽然精妙,但阵眼位於“坤”位,只要破了“坤”位,阵法便会大乱。
“传令下去,集中所有投石车和床弩,攻击敌军“坤”位!”苏牧果断下令。
隨著苏牧一声令下,玉门关上的投石车和床弩同时发动。巨大的石块和弩箭如流星般射向大宣军的“坤”位。在猛烈的攻击下,“坤”位的敌军阵型大乱。
“好机会!郭將军,你率两万步兵,打开城门,衝击敌阵!记住,目標是彻底打乱他们的“坤”位!”苏牧转头对郭敬之说道。
“是!”郭敬之领命后,率领两万步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大宣军。步兵们手持长刀和盾牌,吶喊著冲入敌阵。大宣军虽奋力抵抗,但“坤”位已被打乱,整个“八卦连环阵”开始出现破绽。
而在黑风谷中,龙十三与白起仍在激战。龙十三瞅准一个破绽,一枪刺向白起的咽喉。白起侧身一闪,却被龙十三的枪尖划破了脸颊。就在此时,大宣军后方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苏牧派来的一支援兵赶到,从背后对大宣军发起攻击。
大宣军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白起知道此次奇袭已彻底失败,无奈之下,只好率领残部突围而出。龙十三本想追击,但考虑到敌军虽败,但仍是精锐,穷寇莫追,便收兵回营。
玉门关前,李贵生见奇袭失败,正面进攻又受挫,心中又气又恼。但他知道,此时不能衝动,只好下令撤军。望著大宣军撤退的背影,苏牧深知,这场战爭远远没有结束,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都在调整部署,积蓄力量。苏牧利用这段时间,一方面安抚受伤的士兵,嘉奖有功將士,以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他深入研究大宣军的战术和阵法,与谋士们日夜商討应对之策。同时,他还派人前往京城,向朝廷请求增援和更多的粮草輜重。
而大宣军这边,李贵生也在总结前几次失败的教训。他与“智多星”吴用等將领反覆推演战局,试图找出苏牧防御的破绽。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改变战术,不再单纯依赖大规模的正面进攻和奇袭,而是採用步步为营的策略,逐步压缩苏牧的防线。
李贵生召集十二將,说道:“前几次进攻,我们过於急躁,导致损失惨重。此次,我们稳扎稳打,先在玉门关外修筑营寨,步步推进。同时,派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敌军,消耗他们的精力和粮草。”
“智多星”吴用点头赞同:“大將军此计甚妙。苏牧虽善於应对突发情况,但面对我们的步步紧逼,他也会疲於应付。而且,长时间的消耗战对我们有利,毕竟我们的兵力和粮草储备都更充足。”
於是,大宣军开始在玉门关外修筑坚固的营寨,每隔十里便设立一座。营寨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道严密的防线。同时,他们派出多支小股部队,趁著夜色对玉门关的守军进行骚扰,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让守军不得安寧。
苏牧察觉到了大宣军的意图,他深知,若任由大宣军这样步步为营,玉门关的处境將愈发艰难。但他並未慌乱,而是冷静地制定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