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斥候去迎那支来的队伍,让他们停止前行,否则直接开战。”
眾將的战意,瞬间飆升,全军都是一肃。
赵云领命,往一侧曹操指定的矮山驰去。
队列中分出一支轻骑隨行,蹄声急如战鼓。
张辽瞩目周围地势,旋即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曹军大队在这里蓄势以待,由赵云分兵,占了附近地势最高的位置。
来的队伍如果意图不轨,领兵衝上来,和曹军开战,到时赵云占领的位置,就变得至关重要。
他若从矮丘上杀下来,將直刺来袭队伍的腰腹。
对方要敢继续逼近,就是把自己队伍的侧翼露出来,让赵子龙扎上来捅他。
曹操隨机应变,利用地势,让赵云提兵占据矮丘,和自身形成掎角之势,马上便稳占先机。
这就是兵权谋,临敌机变的能力。
对面,那支衝来的队伍,已到了两三里外。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其首领,远远的见到曹军分出一支队伍,往高地上驰去,也判断出曹操的用意,嘆道:“这位魏王,果然厉害。”
此人却是个青年。
他长得老成,看著二十多了,实际才十九岁。
但已在草原上声名渐起。
此人就是軻比能,歷史上的草原雄主。
之前他曾派使节紇骨伏予,去秘密见过曹操,想要连曹以壮大自身。
他一直在密谋关注东鲜卑动向。
东鲜卑被曹军突袭,打崩了。
能立即做出反应的只有他。
所以曹操听到斥候报告,马上判断出来人身份。
曹军斥候迎上来,让軻比能的部眾,停止前行,下马过去覲见。
斥候的態度,毫不客气。
軻比能身边的几人,都有些恼怒之色,对曹军的態度,暗感不满。
倒是軻比能欣然下马:“其他人,在这里等我。”
他带了一支小队,往曹操所在方向接近。
他一边前行,一边打量前方蓄势以待的曹军,低声对隨行的紇骨伏予说:
“汉军得知我们接近,先占了侧翼高地,足见其统帅精於兵事。”
“这些汉军也尽为精锐,见我们接近,杀气腾腾,半点不曾畏惧。”
紇骨伏予頷首道:“上次去汉土,看过魏王登坛拜將,当时山河皆动。
他麾下部眾驍勇,將如猛虎,令人印象尤为深刻。”
两人说话间,已来到曹操所在近处。
亲军上来搜身,確定没有问题。
曹操负手而立,打量著軻比能。
其人肤色古铜,长方脸,眼神明亮。穿著一件短皮袍,两肩和胳膊袒露在外,身形修长有力。
他的头髮,就那么隨意披在脑后,步履沉稳,往曹操走来。
如果按歷史线,他將成为檀石槐以后,鲜卑第二位大一统之主。
歷史上的軻比能,崇尚汉文化,学习汉人的排兵布阵。
其前期,蓄意交好曹魏。
等到曹操过世,他自詡羽翼已丰,便开始屡次南侵。
不过軻比能出身的部落很小,他现阶段不过是刚崭露头角,连一方之主也还称不上。
但他野心勃勃,蓄谋扩张。
关於东鲜卑的许多情报,还是他提供给曹操的。
双方算是合作关係。
他刚才带人直接衝上来,其实藏著试探的用意。
如果曹操示弱,或来不及做出遏制他的反应,他说不定会挥军杀过来。
要知道曹操刚乾翻东鲜卑。
可以想见,曹操的名声,东鲜卑被其一战击溃的消息,將如同惊涛骇浪般涌向四面八方,让天下为之震动惊骇。
軻比能如果能干掉曹操,马上就能声名大震,名动草原。
对他的野心来说,有著莫大的好处。
两方的合作是塑料情义,互相利用,只看怎么做更有利。
軻比能见到曹操的应对,意识到没有机会,遂收起獠牙,展现出顺从的一面,来到近处,执汉礼,以流利的汉语道:
“魏王经此役,扫平东鲜卑,不日便將名震我草原诸部。
我听说,您在汉土,像天上的雄鹰一样,俯视四方,无一人能与您匹敌。
小人軻比能,见过魏王!”
【軻比能,鲜卑族。其人以勇健、断法公正、不贪財物而成为部落大人,声名渐起】
【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驾驭难度很高,当以强权,怀柔与杀戮並重】
曹操眼前词条浮现。
軻比能的来意很简单,和曹操加强盟约,暗通有无,两相得利。
双方短暂碰面,便又分开,各自行事。
軻比能往北,去了东鲜卑。
曹操继续南下,数日后回到大汉北关。
算著时间,距郑玄起卦,得到的三个称王日中的最后一个,恰好来得及。
而曹操还在北关,报功的消息,已传遍中原大地。
魏王亲征,击溃汉百年的宿敌东鲜卑,斩首万计,俘获无数。
ps: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