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州牧大才,风云再起【求订阅】
月光皎洁。
曹操的帐幕里瀰漫著淡淡的幽香。
词条的提示再次变化:【治癒头疾,健康值增至90以上,真龙体魄达甲等下,可更好的承受五百万声望带来的气运洗礼】
虞倾体质特殊,倒是对曹操治癒头疾,颇有助力。
难道要一天数次和虞倾龙凤呈祥?
【帝王墓中有长生大药,得之可愈头疾,健康值提升】
古代求长生的帝王眾多。
虽然没人实际获得真正的长生药,却能炼製出延年益寿的灵丹。
很多都被带入葬地。
曹操闔动眼帘,词条消失。侧身,把手搭在貂蝉身上,下意识的揉面。
次日,曹操一行来到黄河南岸的兗州。
九月初的时间,田间地头,稻穀等作物,正在依次採收。
地里的耕牛,人群,往来不在少数。
“人畜遍地农耕的景象,已有多年没看见了。”
兗州是曹操的大本营,经营最久,民眾拥护度最高。
败冀州后,补全了兗州最后的一块短板,地形上被夹在各州中间,此前是四战之地,此刻反而成了优势,再没有被直接攻击的风险。
所以今年秋收,气象尤盛。
老百姓放开手脚,全力採收。
收割后的稻梗经晾晒,扎起来一捆捆的垛成了小山。
田丰,张郃,高览,一干冀州归附的官吏,都穿著便服,跟在曹操身后。
“今年兗州遭了一次蝗灾,想不到还能有此收成。”
田丰抓了把稻穀到眼前查看,颗粒饱满,在阳光下,金灿灿的。
曹操来看秋收,也是暗自鬆了口气。
他四处用兵,军粮已经见底。
即便打官渡之战的时候,没烧乌巢,黎阳的军粮,把冀州的輜重都收到了自己手里。
但官渡至今的消耗,米粮如流水。
幸亏又到了秋收的时候,刚好能接上粮备的短缺。
只差一点就要面对无粮的窘境。
戏志才这次立了大功。
官渡之战后,因为不確定收成,能得粮多少。曹操一度有罢兵,缓解粮备可能出现危机的打算。
但戏志才负责统筹粮备、人口等事,他很篤定的说粮备能挺到秋收。
兗州决不能停战,错失机会。
虽然没有余粮很冒险,但坚持用兵,兗州在一年內除冀州外,连得青州,幽州和并州大部。
若论功行赏,当给戏志才记一大功。
秋收丰盈,人人心里都安定下来。
回到山坡上的行营时,貂蝉和文姬,已煮好了茶汤。
“去年兗州,冀州相加,得粮近三百万斛,今年能增加多少?”
“大概三百二十万斛左右!”
“增长没有预计的多。”
“经歷了一次蝗灾,有增长就很好了。”
“扬州,荆州,淮南等地都在打仗,別说丰產,来年吃饭都成问题。”
“他们缺粮,我们就可以用粮备,掘其根本,吸引更多人加入我兗州。”
“当初那些流民觉得是被我们骗来屯田,不情不愿,多次有人想逃走。现在赶都不走了,上交了粮税,不少人家里还能有稍许结余。”
“……”
郑玄听到眾多冀州官员,查看农事后,与兗州的官吏交谈,低声对身边的姚敬道:
“静之,你观察兗州也有段时间了,感觉如何?”
曹操回来后,坐到貂蝉和文姬身畔。
两女一个给他吹茶,一个给他念诵各地送来的各类消息。
曹操用寅当背靠,看起来颇为愜意。
……姚敬收回视线,道:
“兗州牧带领冀州这些人来,显然是盘算好的。
冀州官吏看见兗州丰收,个个眼热,对他的追隨之心,无形中就深了一层。”
“他是想消弭此前大量杀戮士族带来的反弹。”
“兗州,豫州等州郡治理之快,三四年便见气象,其人有治国的才略,毋庸置疑。”
另一侧的崔琰道:
“但他做事过於酷厉,谁挡在他前边,不符合他的利益,他就除掉谁。
民屯,兵屯,这是强迫別人一直给他卖命。只要加入兗州,再无脱身之日。”
“还有他推行的兵制,我仔细研究过。
每一个兗州兵,都被统计编户。
有些部卒的家人,在部队出征后,还会被集中起来居住,就相当於用士兵的家人做威胁,谁当逃兵,违反军令,全家连作皆死,可不得作战勇武吗?”
姚敬道:“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兗州麾下兵马,过半是最初筛选流民成军,匪性不改,做些限制,难道不是好事。
乱世用重典,赏罚分明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