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爭相联姻,大增【求订阅】
七月,天气酷热。
距离鄴城被袭,已有数日。
在长安,皇帝收到消息后,和伏家,杨奉,董承等近臣,连日密议。
“…就按眾卿所议,把朕的手諭发出去吧,送给曹大將军。”
“陛下真的想好了,要迁都回洛阳?”
伏寿已有十五岁,眉眼间多了几分嫵媚。
皇帝刘协和群臣议事后,来到宫內观景湖畔,和伏寿一起看盛开的荷。
“长安离我大汉核心的几个州郡太远,朕回洛阳,诸事合宜。”
皇帝看向伏寿:“迁都还是爱妃你最先提出来的,能让我们离各方更近,也就有了更多机会。”
伏寿低声道:“只是觉得委屈了陛下,连迁都也要专门去问那曹孟德,获得他的允许。”
“这些专权的臣子,无天地,无君父,按律该诛族。”
刘协没吭声,將目光放远。
他相信会有那一天,能重振皇权。
皇帝道:“在这宫里,爱妃要慎言。”
伏寿不以为意道:“陛下放心,宫內早被我伏氏肃清不止一遍。不论是兗州还是冀州,我不想透漏的消息,他们就不会知道。”
皇帝微微摇头:
“他奔袭鄴城,重创袁氏。这半个月来,你可知天下有多震动,爱妃要谨防又有人倒向兗州。”
“兗州声势,如日中天,连冀州也被他压了一头。我们更要沉得住气,静待机会。”
伏寿嗯了一声,瞅瞅皇帝。
皇帝善隱忍,年轻却思虑周详,若有机会,定是个好皇帝…伏寿暗忖。
“联姻之事也一起和兗州说,看看曹孟德的態度。”
……
曹操奔袭鄴城后,没急著回兗州。
他来到了和河內大营比邻,黑山军张燕的地盘,临时休整。
赵云,张辽等主將,都在周边,一起来覲见聚集。
曹操奇袭冀州后这大半个月,河內形势也在变化。
河內隶属司州,横亘在黄河以北,同时与兗州,并州,冀州交界,由此成为战略要衝。
尤其是河內与袁绍的冀州大本营鄴城,可以用近在咫尺形容。
如果袁绍掌河內,就可以和河內联合,夹击中间的黑山军。
黑山军將不得不迁移,否则就会被吃掉。
一旦袁绍吞掉黑山军驻地,將其与河內,冀州连起来,曹操对黄河沿线的防卫范围,会拉长倍许还多。
袁绍可以从沿线任何一处渡河,对兗州,司州发起攻击,甚至能威胁曹操对长安的控制。
而如果是曹操占据河內,则可以在黄河北岸,获得一个重要的桥头堡。
对冀州的威胁,同样很大。
所以河內是必爭之地。
这半月来,曹操亲驻黑山军大营,就是给河內製造压力,切断其和冀州的联繫。
之前张辽想在这里伏击冀州军,被冀州及时识破,没打成。
那支冀州军在曹操驻扎黑山大营后,知道失去机会,已缩回了冀州。
而董昭自掏腰包加入曹营前,曾在河內张扬手下工作。
眼下董昭正代表兗州,在河內出使。
他是个极有办法,谋略,手段的人。
他去了河內,看出张扬不想降兗州,立即拉拢张扬麾下一个將领,叫杨丑!
两人密议,董昭给杨丑的条件是,我兗州愿意支持你当老大。
这是曹操打下邳时,同步发生的事情。
杨丑颇为心动,但犹豫不决,因为风险很大。
直到曹操奔袭冀州,抓了袁绍满门,回头又切断了河內和冀州间的通道,屯兵在黑山军的营地。
杨丑才下定决心。
他藉助一次近身张扬的机会,將张扬一刀刺死,然后宣布河內加入兗州。
董昭把消息传过来时,曹操刚奔袭鄴城回来,欣喜不已。
董昭大才,张扬不降,就鼓动老二杀老大,扶持老二跳反。
这是个老套路,但屡试不爽,什么时候用都有奇效。
不行再鼓动老三,以此类推。
兗州不费一兵一卒,便占了河內这个战略要地。
然而曹操高兴了没两天,又接到最新消息。
杨丑刚上位,遂被张扬手下另一部將眭固,夺权所杀。
眭固是坚定反曹的一派,想投冀州。
庆幸的是曹操进驻黑山军大营,切断了河內和冀州的联繫。
眭固杀杨丑后,没敢在河內多待,带著兵马想绕过黑山军驻地,进入冀州。
他隨即被曹军追杀身亡。
这一系列变化,是冀州和兗州,双方博弈,相互策反的结果。
短短半月间,数次反覆。
袁绍被奔袭后,显然动了真怒,展开了针对兗州的连番布置。
好在最终董昭在河內,说服守將,再次投到兗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