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下令,兵马便压了上去。
双方廝杀宣战,不过並未扩大交锋规模。
吕布还顾忌著兗州挟制皇帝,占据正统的名分。
名义上,他也要奉皇帝的號令,和兗州战,诸多不利。
两边接战,都未动用全力。
最终双向收兵,后撤对峙。
而在夏丘县,被困的刘备却是收到曹操的一封信,邀他统兵出城,和兗州军,夹击以溃吕布。
夜色初降。
吕布在军营来回踱步:“传令下去,我们今晚夜袭兗州军,打他个不备,给曹操些顏色看看。”
吕布的性格,便是念头一动,就会作出决定,或改变固有主张,变化无常。
当年他连杀丁原和董卓,不久前与袁术合作,然而一旦被皇帝封赏为將军,立即转头和袁术开战,都是这种性格的体现。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他突然传令,要夜袭曹营。
一旁的高顺忙规劝说:
“天下纷乱,但並非没有忠臣智士,曹营势大。又占著大义的名分,连陛下也在兗州控制中。
我们与曹军战,形同公然叛乱,失了大义的名分,到徐州后收拢的兵马,未必会听我们的。兗州来打我们可以,我们出兵则要谨慎,驱逐逼退,不要追击最好。
再则兗州牧善用兵,若真去偷营,说不定会踏入他们的圈套。”
吕布不太爱听高顺捧高兗州,默然不语。
高顺不精於世故,並没看出吕布的不悦,继续道:
“將军做事,勇武过人,但从来不肯慎重,时常出现失误,说话做事吃了许多亏。
对付曹军可容不得这种差错,出现一次就会致命!”
这话是在变向说吕布智商低,没脑子。
高顺自己觉得说的还挺婉转。
但吕布可没有这种容人之量,听后大怒。
他倒是知道高顺耿直,跟隨自己多年,善於治军,战功赫赫。
吕布勉强压下火气,挥手让高顺下去。
高顺走后,吕布念头起伏,越想越怒。
翌日。
吕布收到消息,说曹军被他逼退后,便撤军缩回了彭城国吕县方向。
“兗州想试探我的虚实,谋夺徐州,有我吕布一日,便是休想。”吕布冷笑道。
魏续也是吕布麾下大將,且与吕布有外內之亲,向来最得信任。
不久前及时发现袁术偷袭下邳的兵马,导致郝萌叛乱,功亏一簣的也是魏续。
恰巧这日魏续来覲见。
吕布召其过来,道:“你这几日,往来军营颇为频繁,是为何?”
魏续迟疑道:“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
“伱我除了是主从,还是亲戚,但说无妨!说错了,也不怨你。”吕布道。
魏续:“我麾下探子,前日抓了个兗州的讯使,想密谋潜入我徐州,来给高顺送信。
我怀疑兗州和高顺有联繫!”
吕布吃了一惊,沉吟道:“高顺和旁人几乎没有交集,兗州若想拉拢高顺,只会白费力气!”
魏续道:“將军明鑑,我也觉得不会。但心里总是担忧,有了將军亲自分辨,我也就安心了。”
吕布赞道:“我麾下眾人,若论忠诚,以你第一。
我问你,你可有把握能带好陷阵营?”
魏续怔了怔:“陷阵营是將军最精锐的部眾,我拼却性命,也会带好,不负將军信任。”
吕布缓缓点头。
隔了两日,他寻了个由头,便传令高顺交出陷阵营。
明面上给高顺升官,让其训练带领自己来徐州后,选拔出来的一支丹阳兵。
美其名曰,让高顺再训练出一支陷阵营。
高顺服从指挥,转而去带新兵。
魏续就此接手陷阵营,成为统领。
吕布对魏续吩咐说:“平时將陷阵营交给你,等到战时,再还给高顺。”
高顺统领陷阵营,战力最强。
吕布看的明白,自觉安排的很妥当。
他裁撤高顺,换將魏续的事,很快传到曹操耳中。
这事情本来未必会发生,却是曹操依託歷史,刻意推动,间接促成了吕布这么快换將陷阵营。
曹操收到消息后,有不出所料的感慨。
上兵伐谋。
吕布是勇將,却不是帅才。
他真正倚重的是他自己的武力。
而吕布反覆叛逃,四处投效的风格,决定了他麾下部將,乃至整个队伍的气质状態。
吕布连高顺这种并州老部眾也不信任。其他部將的相互猜忌,私底下的派系爭斗,会有多厉害,可想而知。
陷阵营之所以是陷阵营,是因为有高顺这么一个和士兵坐臥起行,同吃同住,战必爭先的首领。
换成魏续,战斗力马上就得拉胯。
曹操收到消息,当即传令道:“时机差不多了,全面用兵,早日下徐州,后方才算是真正安稳。”
眾將轰然领命。
六月初,兗州正式展开对徐州攻势!
ps: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