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重农抑商的时期,朝野皆认为商人逐利,不劳而获,农耕才是创造財富,养活天下的根本。
想想也没有错,吃都吃不上了,有银子何用?
啃银子吃?
治標还需治本,有了高產农作物,让老百姓吃饱饭,这才是根本,以前他看过穿越小说,老百姓还啃树皮呢,主角就一门心思发展资本主义,都整到科技现代化了,这就有点歪歪了。
马哲说的很清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客观规律,经济基础没到那个程度就动上层建筑,那样会死的很难看,即便是经济基础到了可以改变上层建筑的时候,也得经歷一些血和火的斗爭,势必会影响到统治阶级的利益,遭至疯狂的打压——那些变法者不都没有好下场吗?
生產力决定生產关係,生產关係反过来作用於生產力,这句话沈非在现代背的烂熟於胸,那时候不太明白啥意思,纯粹是死记硬背,不过现在他明白了。
这铁矿、煤矿又是钢铁公司的,不就是生產力么?他来大內找皇帝,不就是解决生產关係问题来了吗?
但是这只是微观的,那个词怎么说来著?
萌芽状態!
百姓吃饱穿暖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吃饱穿暖,那是一个时代的飞跃,沈非不是袁隆平,他哪懂什么杂交水稻,他没那个本事,搞不定高產农作物。
所以这个事儿他就帮不了皇帝了。
他所知道的土豆、玉米、白薯之类的后世里高產农作物,在这个世界里他压根没见过,甚至连个生米都没有……
这个年代这些农作物怕是还在南美生根发芽呢,他也没那个好运气,说曹操曹操就到,恰巧皇宫的贡品里就有这玩意,然后拿出来跑南河寨试种植,高產爆棚,震惊朝野……
那是穿越小说里才有的情节,不適合咱们这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正史”。
不行安排人去南美一趟?
好像不太可能,等造船、出海再等他们回来,自己坟头草都三尺了……
越扯越不像话。
………………
但是乾帝的话確实发自肺腑,实事求是,沈非创造了很多看似不可能成功的奇蹟,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大灾之年,短短数月便扭转乾坤,使南河寨脱胎换骨,说是当世奇才绝不为过。
但沈非有富国强民之策?
当然没有,他懂个球啊?耍点小聪明还凑合,这治国安邦的事儿皇帝居然来问他?
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呢吗?
別闹!
於是当即推辞道:“陛下,这天下百姓,吃饱穿暖才是根基,士农工商,我等贱商乃是末流,南河寨虽小有成就,乃是工商之利,非民之本,奇淫巧技罢了,治国之道,在下不敢置喙。”
“唉……”乾帝见沈非如此说辞,自斟自饮了一杯酒,嘆了口气,分外落籍。
沈非忽然有点心疼他,想当初在南河寨,何等的逍遥自在,喝酒钓鱼抬槓,每天都那么快乐,但是他当了皇帝,却又不开心了。
治国安邦他帮不了杨梃,但是帮他赚点银子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沈非思忖良久,才缓缓道:“陛下,您觉得南河寨是成功的吗?”沈非帮乾帝斟了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