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军指著文件中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沉声道:“国际標准的採用,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於,一旦对接成功,將彻底打开国际市场;挑战在於,我们现有的技术体系与国际標准存在差异,改造升级需要时间和成本。”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之前竞爭对手的恶意中伤好不容易澄清,合作意向重新建立,现在又冒出技术標准这道坎,眾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赵副市长眉头紧锁:“潘书记,这国际標准和我们的差距有多大?改造升级需要多久?”
潘海军翻看著文件,脸色愈发严肃:“差距不小,涉及到生產线改造、技术人员培训、质量检测体系重建等多个方面。保守估计,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对接。”
“三个月!”胡企业家猛地站了起来,语气焦急,“我们和国外客户签订的合同,交货日期就在两个月后!如果不能按时交货,我们將面临巨额违约金,甚至可能失去这个重要的客户!”他来回踱步,双手抱头,焦虑不安。
古丽大妈也急了:“这可怎么办?好不容易盼来的好日子,难道又要泡汤了?”她的眼里充满了担忧,双手紧紧地攥在一起。
李秀梅担忧地看著潘海军,眼眶微微泛红。
她知道,为了这个项目,潘海军已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承受了太大的压力。
她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柔声说道:“海军,別太担心了,一定会有办法的。”
潘海军反握住李秀梅的手,给她一个坚定的眼神:“相信我,这是最后的难关了。”
他深吸一口气,环视眾人,语气沉稳而有力:“同志们,我知道这很困难,但我们不能放弃!越是艰难险阻,越要迎难而上!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內找到解决方案,完成技术標准的统一!”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桌子上的一份文件上,“也许……”他伸手拿起文件,却没有打开,而是抬头看向赵副市长,“赵市长,我们需要立即召开一次技术研討会……”
潘海军立刻组织了技术研討会,当地技术骨干和国际企业技术人员济济一堂。
会议室里,投影仪的光束照亮著悬掛的白板,上面写满了复杂的公式和图表。
潘海军沉稳的声音迴荡在会议室:“各位专家,我们今天的目標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一个能够融合双方技术標准的最佳方案!”
然而,研討会的气氛却远不如潘海军预想的顺利。
双方技术人员各执一词,爭论不休。
国际企业代表,一位名叫詹森的金髮碧眼工程师,语气强硬:“我们的技术標准是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的,是最成熟、最可靠的,你们必须完全按照我们的標准进行改造!”
一位当地技术骨干,戴著厚厚眼镜的王工,也不甘示弱:“我们的技术体系也运行多年,完全符合国家標准,而且更適应本地环境!凭什么要全盘接受你们的標准?”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像是即將爆发的火药桶。
潘海军和赵副市长努力从中斡旋,却收效甚微。
胡企业家在一旁急得团团转,不停地擦拭著额头的汗珠。
古丽大妈则焦急地望著潘海军,仿佛在祈祷他能创造奇蹟。
李秀梅一直静静地坐在会议室的角落,仔细倾听著双方的爭论。
突然,她灵光一闪,想到了自己在医院工作时,曾经参与过一项医疗设备国际標准融合的项目。
她轻轻地走到潘海军身边,低声將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潘海军眼睛一亮,立刻重新组织会议:“各位,我夫人李医生,她刚刚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方案……”
李秀梅的方案,並非完全照搬任何一方的標准,而是取长补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融合性的技术標准。
这个方案既保留了国际標准的先进性,又结合了当地技术的特点,巧妙地解决了双方之间的分歧。
詹森和王工仔细研究了李秀梅的方案,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