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根据史书上记载的李善长交好的淮西武將,可暗地中呢?打个比方若是朱元璋死在李善长前面,李善长振臂一呼的话,真不知道多少武將会跟隨他谋逆。
李善长能调动的武將很多很多,若是朱元璋一死,朱標也死了,说战无不胜並不为过。
“对於此人的办法...”陆煊想了想。
目前他的计划,是通过身在远东地区的房叔、季叔、何伯等人,前往明朝,见到朱元璋。
根据诸多医治手段,他有很大的把握不会让朱標意外死亡。
那么,其实並非原本明朝歷史上的很多勛贵都可以清理掉,可以適当的保留一些。
若非是朱棣奉天靖难,然后屡次出征漠北的话,陆煊感觉明朝被朱元璋清理之后剩余的武將们,已经没有能力对抗异族了。
保留部分老实的淮西武將,然后只收拾李善长即可。
这样,未来朱標继位后,手底下依旧拥有诸多能征善战的开国猛將,清理异族。
他认为,这群勛贵就这么被杀掉有些可惜,要死也应该死在战场上。
想了想,陆煊道:“我这里倒是有个不错的想法。”
“文武对立。”
“可以建议此人,在王朝中担任文官之首,然后让其制定各种针对武將集体的制度,侵蚀武將集体的利益。”
“隨著时间的推移,哪怕忠於此人的武將集体,也將渐渐离心,这样的话到时候清理此人就容易多了。”
这种方法,有著一定的好处和坏处,但用在对付李善长方面,则是好处更多些。
“任何决策、方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这里只是给出一个针对目前情况最好的方案,这样在未来清理此人的过程中,不用担心对方起兵反抗。”
歷史上,李善长是没有机会起兵的,可却要堤防这种事情的发生。
毕竟,在他的诸多建议下,歷史是会发生改变的。
任何朝代,古往今来,都没有绝对的忠诚可言,人都是更看重於利益的,倘若李善长无法给淮西武將集团提供利益,並且还逐渐侵蚀对方的利益,这些人怎么可能同意?
到时候单独清理只有文官力量的李善长,则更容易的多。
除此之外,房叔和季叔请教的问题中,主要是担忧李善长起兵这件事情,並没有询问『处理清理文官集体』这件事情,所以他只给出相应问题的答案即可。
一步一步来,一点一点將自己的各种建议传递到京师那边,让朱元璋產生好奇、期待,这样才能更快的接走自己。
“好,好办法!!”
刘邦这边听了陆煊的一席话语后,抚著鬍子,忽然大笑了起来。
这个办法確实不错!
韩信在武人中有一定的威望,其若是造反的话主要也是依靠当年跟隨他的那些將领和自身的领兵能力。
一旦將他调到了京城这边,担任文官。
那么韩信不但没有机会在楚国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军备,还能在他的严格监视下。
再按照陆煊的建议,让担任文官的韩信制定一些针对武將,甚至是军队士兵的制度。
韩信,终將孤立无援!
同时还有一个隱藏的好处,他发现了。
韩信这个人性情很淡漠,说白了就是不擅长与人交集、脾气又不是很好,他几乎没有多少挚交,而身为文官在官场上要学会如何与人相交,这对於韩信来说是个致命的弱点。
他也不可能在京城中,积蓄文臣力量。
明升暗降,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陆君,此计我立刻书写於信中,派人送到京城!”刘邦拉著陆煊的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