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老太太要拖堂
离著春天一天天近了,顾山决定带著家人们去大集上凑凑热闹,也感受一下这里的春节大集或者说是大巴扎。
虽然好多人不过春节,但是凑热闹那是肯定的,大家连个洋节的热闹都要凑一凑,春节那自然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不论是过节的民族,还是不过节的民族,都能在其中找到乐子来。
你要是过节就买点东西,你要是不过节就卖点东西,总之,你只要想就能在任何事情上找出让自己开心的事来。
早上起来,顾山还没有洗漱呢,想著出来看看长辈们是不是起床了,结果一出屋子门便被嚇了一跳。
因为刚起床的顾山才走出房间,便看到自家的爷爷和父亲两人直梗梗的坐在沙发上,
双腿併拢双手放在膝盖上,搞的好像要接受採访似的。
“爸,爷爷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顾山异的问道。
顾明远有点不爽,看看儿子懒洋洋的起来,於是直接说道:“不是说今天去赶大集么?你怎么睡到这时候?”
顾山听了无语的回道:“不是和你们说了嘛,这边赶集和咱们老家不一样,这边太阳出了去都赶的急”。
顾宪伟说道:“不一样是不一样,我们那边大集离著才有多远,这边离著好几十里地呢,都快赶上去市里一个来回了,不得早一啊。
不是你说的集上还有早点摊么,要是大傢伙都中午到,早点摊上的东西卖给谁去?”
顾宪伟这辈子不知道赶过多少次大集了,以前小时候交通不方便的时候,那时候天濛濛亮就得起来,跟著大人一起去赶集,推著独轮车去,天黑出发到了太阳出来就能到,那时候还得把家里养的鸡蛋给带上,去集上换点家中急需的东西。
后来日子好了一点,也是早早骑个自行车就出发,去集上吃个早饭。
再后来赶大集那也是早早到,因为好东西你要是去的晚了那就被別人买走了,不论是买菜还是买肉,又或是买別的什么,都想著去挑头茬的。
因此一个比一个早,一家比一家早,到最后就发展成了赶大集也你卷我我卷你,都要比別人更早到,好像只有早集上才有好东西似脾。
哪怕是不买东西,去大集上看看也下意识的要早早去,都养成习惯了。
头茬的选择多,这是烙在了顾宪伟心上的理由,也是赶大集中赶字最精妙的表述,要是不早不赶著去,那还能叫赶大集,那叫逛大集溜大集,这不就成了扯淡了嘛。
所以孙子再怎么说不用著急,顾宪伟也决定提前一点走,现在看著外面的太阳都掛在天上了,孙子这边才起床,想想接下来还有大几十里的地要赶,顾宪伟觉得等自己一家人到的时候,指不定都是一些別人挑剩下的残羹冷炙。
这话说的顾山琢磨了一下好像还很有道理啊,不过想了一下便把这扯淡的道理给甩到了脑后,有什么道理啊,谁规定了中午的时候就不能喝点豆浆泡个油条了?
大集上的摊子那不是只要有人,爱怎么摆怎么摆么。
“等等,我差点被您给绕进去,我和你们说了,这边赶大集不用著急著去,你去早了集上也没有人,怎么说也得十一点后才能看的全乎,现在这时候,十二点都有可能,去早了很多人还没有出摊呢,指不定人家摆摊的都还没有到”顾山又解释了一下。
“你爷说去早了,好东西都被別人给挑走了”顾明远笑呵呵的说道。
他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他这辈人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已经十分不错了,没有挑东西的那种急迫感,没有好东西就不买唄,而且平常想买什么东西都买的到,不需要抢也不需要挤,对於赶大集最多就是图个乐呵。
甚至现在赶大集对於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在於买什么东西,而是享受这股热闹劲儿,至於真想买什么东西,网上不是遍地,何必要跑著去买没什么保障的东西。
两辈人对於大集的理解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生活经歷不同,习惯自然也就不同所以,顾明远是被自家老子给拎过来的,如果不是的话,他这时候也该睡著大头觉。
至於为什么顾宪伟不敢去把顾山从床上拎起来,那是因为老两口起床的时候,顾宪伟就想著把孙子拎起来。
但黄巧珍发现孙子正睡的香,於是黄巧看著如热锅上蚂蚁急吼吼的丈夫珍发话了,告戒他要是敢打扰自己乖孙睡觉养精神,老太太就要收拾他。
收拾不了孙子,顾宪伟还能收拾不了儿子么,於是就把顾明远给过来陪著自己干坐著。
“妈呢?”顾山衝著父亲问了一句。
“醒了就刷著手机呢,今天不是说去大集上吃么,她不用和你奶奶一起做饭就在床上歪著玩手机呢”顾明远说道。
顾山嗯了一声,然后又冲爷爷问道:“奶奶呢,又去看她的小羊去了?”
奶奶这时候肯定起床了,长辈们睡觉的时间都短,一天也不到六个小时,所以这时候早该起了,在屋子呆著那不是老太太的风格,也不在客厅里坐著,那顾山猜老太太又去看她那些个羊去了。
“没有,你奶正在大棚里”
顾宪伟说道。
顾山听到这消息下意识的挠了挠头:“怎么去大棚里去了?雷主任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