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准备好,屋里的锅炉烧起来没几天,气温就开始降了下来,冷空气来了,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下子就有了寒风刺骨的感觉。
生活在南方的顾山已经习惯了南方的冷,冷中带著潮湿有点浸骨刮缝的感觉,这边的冷就是那种直接的冷,如果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这边的冷就是单纯的物理攻击,风颳到脸上就像有人揪著你的脖子抽你的脸似的。
住在城里可能要好上一些,不过顾山住这地方,旷野,还是一望无垠的旷野,平常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现在从塑料棚子里走出来,顿时觉得小风吹到脸上都有点刺人。
屋外是寒风刺骨,但是屋里那真是温暖如春,小锅炉子一烧,直接把屋里的温度干到了让人舒服的二十七八度,身上一件薄薄的小毛衣一点问题也没有。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里的天气真的太干了,对於南方来的顾山来说,一天不喝四五杯水,或者不来点多汁的水果,估计鼻血就能涌的跟喷泉似的。
蔡瀚文和顾山一个样,倒是雷磊人家一点毛病也没有,每天钻进实验室一呆就是一天,不见喝什么水也不见吃什么水果,但人家就愣是没事。
这让顾山和蔡瀚文不得不感慨一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今天早上,顾山和蔡瀚文八点多钟的时候都从床上爬了起来,没办法,一来是冬天的觉好睡,二来是雷磊是个勤快人,起的早顺手就把小金从马厩里放出去,几只羊也赶出去,这样的话顾山和蔡瀚文都轻省不少,可以睡到自然醒。
至於吃饭,一天改成两顿,十一点多钟一顿,晚上七八点钟一顿,別的时间谁要是饿的话,直接在暖气片上烤上饢或者馒头什么的。
今儿起的早,那是因为今天是赶大集的日子。
气温一降下来,顾山和蔡瀚文这才明白,这边的冬天並不是他们以前过冬天,仅仅是温度降一降就算了的事,这边冬天到了,整个人的生活都跟著气候改变了。
不说別的,有的店直接就关门了,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才会再开,你说这让顾山和蔡瀚文哪里能想的到。
还有就是冬宰,气温一降,普遍的都开始把冬天要吃的牲口给宰了。
因为这时候的牲口油脂是厚丰厚的,如果一直养著,那么接下来的日子牲口是肯定会掉膘的,所以这时候把牲口宰了,既省了养牲口的料,又能吃到油脂最好的肉,可算是一举两得。
至於为什么顾山和蔡瀚文还要养著羊,那原因很简单,这两傢伙喜欢吃新鲜的,南方人嘛不管什么食材除了香菇这样的乾货,一般新鲜都是第一要素,至於油脂什么的,两人倒真並不是太讲究。
其实像是周玉顺这些人也不太讲究油脂,甚至更喜欢瘦一些的牛羊,不像是这边的牧民比较喜欢油脂丰厚的肉类。
冬宰並不是说哪一天,各家挑日子,你觉得什么时候合適就什么时候宰,所以今天的大集上註定各类牲口唱主角。
而这样的大集,这边都叫冬宰大集。主要交易的就是各类过冬的牲口,无论是你家里要吃马肉还是牛羊肉,大集上鲜肉待宰的活牲口都能提供。
蔡瀚文和顾山收拾了一下,问一下雷磊要不要去,被拒绝之后,两人开著皮卡奔著大集的方向急驰而去。
这次大集的地方到四方村就不顺路了,所以两人直接去大集,並没有和周玉顺等人凑在一起。
到了大集,已经是十一点多钟了,这时候集上已经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了,热闹嘈杂,伴著牲口的嘶鸣声,那烟火气叫一个足呀。
热闹归热闹,不过场面明显比以前小了,原本很常见的汉族面孔也明显少了。
原因也很简单,在这边包田种地的人家,很多人都选择回老家过春节去了,现在地里已经没活给他们干了,他们在这里耗著,还不如回气候温暖一些的老家,在老家或者去別的地方挣点钱,毕竟这边冬天好几个月,最少也得要三月底四月初,气温才会上来,土地才能耕种。
一閒几个月,並不是人人都是顾山蔡瀚文这样兜里有三瓜两枣的人家。
顾山和蔡瀚文到了集上,那首要任务自然是吃,吃饱喝足了才是採购时间。
上次在周玉顺提醒之下买的水果原本觉得非常多,但现在明显不够了,要补充一些。
而且没几天蔡瀚文的朋友就要过来了,以已推人,要是没有两三百斤的水果打底,估计他们是抗不过这里的乾燥气候+暖气考验的。
到了大集上买东西那肯定是不急的,急的是自家的五臟庙!都是饿著肚子过来的,这时候早就抗不住了,尤其是嗅著这一路的肉香味,要是不好好吃上一顿,也对不住这鬼天气啊。
附近的大集,几乎都是熟面孔,顾山和蔡瀚文这边也算是老客了,大致哪家的摊子东西合味口,哪家的摊子不合味口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
“噯~~!好久没有看到你们俩个了,今天吃点什么?”
两人刚凑到了饢摊子上,摊主便衝著顾山蔡瀚文两人热情的用浓饢腔调和两人打起了招呼。
“我还是老样子,来个咸孜冬味的,另外,再给我做十五外孜然味的饢带走”。
说罢,顾山看了一眼旁边的蔡瀚文。
蔡瀚文道:“我要羊肉的,打包……算了,这几个每样来个十个,到时候一起打包!”
这边的气候乾燥,饢可以保存的很久,所以顾山会买上不少带回去放著,想吃的时候就放到暖气片上烤一烤,要不然烧点汤,就算是简单的紫菜蛋汤,也可以泡著饢混个肚儿饱。
总之,这玩意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