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馆子里出来,顾山回头看了一下馆子的门头。
“怎么了,菜不好?”潘长林注意到顾山的动作,於是笑著问了一句。
顾山笑道:“哪里,菜做的挺好的,吃著有点像我老家的口味”。
“你老家哪里的?”潘长林又问道。
“江淮那边的”顾山说道:“吃著有点像是淮扬菜”。
“不是有点像,就是淮扬菜,那道大煮乾丝做的还是相当地道的,我这边还是头一次吃到这么地道的淮扬菜,乾丝並不是千张丝,而是用的白乾子切出来的丝,一般馆子都是图省事,直接拿乾丝这么这么一切,但事是省了,味就不对了……”潘长林说道。
顾山望著潘长林打趣说道:“您还是美食家哪?”
“你还別说,我还真对这个有点研究”潘长林说著便开始讲起了做菜。
好傢伙,蔡瀚文一听来了精神,立马凑了过去,於是一老一小就这么开始掰扯了起来。
看著他俩的模样,顾山的脑子里突然间跳出来,周星爷一部电影中,小宝和多隆要斩鸡头烧黄纸的场面,不自觉的扯了一下嘴角,觉得有点荒诞。
“水果多买一点,西瓜什么的买点就行了,容易存的水果多买一些存起来,等著下雪的时候你就知道吃它们有多爽了”周玉顺对於潘长林和蔡瀚文两人聊的事情不太感兴趣,开始拉著顾山一起挑起了水果。
顾山道:“这东西我们就俩人,买了也吃不掉,放著不是坏了么?”
周玉顺说道:“坏什么坏啊,你家里没有挖地窖么,把西瓜放到地窖里,注意別放在地上,用网子掛起来,只要悬空能放好久不坏,同样別的水果也是如此。
像是我们家,地窖里的土豆,白菜什么的都已经开始准备了,今天这水果也要买足……老哥,这果子怎么卖的”。
正面一句就不是和顾山说的,而是和卖水果的摊贩子说的。
这边的摊贩子可不是內地的那种小摊,直接就是小卡车,一卡车装了三四种水果,整个小镇子上,差不多这样水果贩子有好几十个,也就是好几十辆车。
想想看镇子上才有多少人?像是眼前的镇子也就几百人的样子,突然间来了这么多的水果贩子。
这架势顾山別说见过了,想也不敢想啊。
在內地,几十车水果到一个几百人的小镇子上贩,那不是脑壳有坑么。
“行,给我来个一百斤!”
摊主报了个价,周玉顺这边又在车上摆的尝果子小盘里拿了个苹果瓣尝了尝,便张口要了一百斤的苹果。
顾山有点好奇,但是顾山並没有问,一个冬天吃一百斤苹果?顾山一年都吃不到这数。
不光是周玉顺买,平东升也跟著买,除了这两个之外,顾山所有认识的人都在买水果,同样都是几十斤几十斤的买。
“要不我们也买五十斤?”
跟著周玉顺溜躂了一圈,大队伍已经演化成了小分队,平东升和潘长林不知道哪儿去了,只剩下蔡瀚文、顾山和周玉顺。
顾山看了他一眼:“上次买的十斤苹果你吃完了还是餵了小金,总不能一个冬天餵它五十斤苹果吧”。
顾山和蔡瀚文两人吃的水果都不多,不是两人不喜欢吃,而是想不起来吃,往往搁著搁著就成了水果乾。
这边的气候很乾燥,在內地的时候,苹放的久了会烂会长毛,而这边水果放的久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干了。
周玉顺这时候劝道:“你听我的,你们两个人最少要买几斤,除了苹果之外,別的也都要买一点,要不然你们冬天就难熬嘍”。
蔡瀚文望著周玉顺问道:“怎么著,不吃水果不行?”
周玉顺说道:“那肯定是行啊,但你不吃水果就得喝水,你想想你整天蹲在二十多度的暖气房间里,还是在乾燥的环境下,你难受不难受?
听我的话,多买一点,等著雪下来,什么活都没有了,美滋滋的躲在屋里猫冬,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最舒坦的日子”。
蔡瀚文望了一下顾山,询问道:“那咱们多买一点?”
“买吧”顾山想了一下,自己也没什么经验,蔡瀚文那就更不用说了,还是按著周玉顺说的来吧,反正他也不是水果贩子,没有必要骗自己过度消费。
就这么转了一圈,顾山买了差不多二百来斤的各色水果,除此之外,还有些钢架子外加一卷十分厚实的塑料薄膜。
带著这些东西,顾山蔡瀚文两人跟著周玉顺去他家参观了一下他家的地窖。
留饭那肯定是留的,两个傢伙也不是啥客气人,自然是扭捏一下就坐了下来。
吃完饭也没直接回家,因为顾山看到了周玉顺家的地窖有点眼馋了,於是在周玉顺的带领下拜访了村里掏地窖的好手,一位叫袁飞,一位叫万友来,约了第二天到家里帮著掏个地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