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氏族人中,声名並不显赫。
论能力,他甚至比卫广都要差一大截。
可是在卫伉死后,卫子夫却一力把卫步扶起来,让他执掌卫氏家祖。
因为,卫步稳。
在当时那个局面下,卫子夫杀了公孙敬声之后,便不好再有动作。於是就选了卫步来接手卫家,就是希望卫家能够平稳渡过当时的局面,然后稳定下来,休养生息。
等过个一二十年,刘进登基,
卫家第三代、第四代也慢慢成长起来,就可以成为刘进的助手,光復门榴。
卫步当然清楚卫子夫的用意。
接手卫家后,严令卫氏子弟招摇过市。
把那些品行不好的卫家子弟都送回老家看管,並言明若无必要,不得擅自进入长安。
留在长安的卫家子弟,皆可造之材。
其中三人,已经在太学学习。
卫步没有再理睬卫不疑,而是把邸报认认真真看完。
期间,卫不疑也没有再打搅他,而是把弄著卫步面前的茶水。
汉代的茶,和后世的茶不一样。
是要放作料的。
什么姜啊、盐啊都放进去,煮成茶水饮用。
那滋味·—·
反正刘进是从来不喝这种茶。
“陛下,这是想要鯨吞西域?”
“我也这么看。”
“所以呢?”
“以我之见,陛下如此推崇西域富庶,土地广,绝非像以前那样,只是教训一顿而已。然目前国库空虚,陛下想要鯨吞西域,更需要全民行动。
否则,难以为继。”
卫不疑抬起头,沉声道:“而且我以为,此次皇太孙极有可能出征。”
“何以见得?”
“初三朝会之后,陛下任命了赵充国为西域都护,都督军事。赵充国我是知道的,那是个有本事的人。但问题是,能不能稳住阵脚?他之前是李广利的手下,如今李广利战败,他前去接手残局,西域那边的將帅是否会对他信服口服呢?”
“这与皇太孙有何干係?”
“陛下已经老了.
卫步,眸光一闪。
卫不疑却不在意,沉声道:“若陛下年轻二十岁,此鯨吞西域之策,定出自他手笔。可现在——太子稳重,非拓土之人。有雄心壮志者,唯皇太孙一人也只有是皇太孙开口,陛下才不会有任何怀疑。也只有皇太孙,能使陛下做出决断。”
“但这和皇太孙出征,有什么关联吗?”
“皇太孙,比之陛下当年,更加激进。
从南阳叛乱之事来看,皇太孙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只要他能拿下西域,则震慑军中,无人再能动摇。他需要这份功劳,所以他一定会不顾一切,前往西域。”
“可你要清楚,卫家如今,可没有你父亲那样的人物,也没有你表弟那样的將领。”
『这么大的土地,皇太孙需要有人接手。
赵充国要抵御匈奴,无法分心。所以—
卫不疑说著,便站起身来。
“从父,与我三千金,让我回河东一趟,徵召勇士。
我知道我不精於军事,但我可以为皇太孙僕从,为他运送粮草,给予支援。
而我也相信,皇太孙必不会怠慢我等··.-此去西域,乃为我卫家增添底蕴的机会。”
卫步沉默不语。
他沉吟许久,轻声道:“代我送书信一封与皇后,若皇后同意,我便倾卫氏之家財,与你助威。”
“嘿嘿,那我等消息。”
卫不疑忍不住笑將起来。
这是大汉帝国自建立起来之后,第三份官方邸报。
而邸报的內容,却非常奇怪。
大肆宣扬西域山河壮美,物產丰富,地域广—
不仅仅是卫不疑觉察到了其中的奥妙。
长安许多王侯公卿,也都不约而同,看出了其中端倪。
同样的討论,也在各个王侯公卿的府中发生。
西域,就像一个身穿薄纱的美女,令无数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