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不弥倭奴(求月票求订阅求收藏)
刘进睡的很好!
,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自己睡的。
娜扎还要照顾两个孕妇,所以刘进也只能孤枕而眠。
不是找不到其他人,而是感觉无趣。
又不是那啥——
总得有点情趣才是。
嗯,没有情趣!
翌日,起了个大早。
本想著可以悠閒一日,却不想有客登门。
这不速之客,有点出乎刘进意料,是在很多章之前露了一脸的蛮夷邸丞王吉。
他送来了这段时间以来,他搜集来关於东瀛岛的资料。
“所以,大部分人在年前就走了?”
“如今蛮夷邸这边,只有邪马台和不弥两个部落的使者没走。”
“狗奴呢?”
“十一月与几个部落的使者发生了衝突,伤亡惨重。狗奴使者因蛮夷邸未能给他们出头,所以非常不满,便提前离开。其他几个部落则因为担心狗奴回去之后会进行报復,也跟著就走了----要我说,这狗奴使者还真够霸道,囂张的紧。”
“好端端,怎就衝突了?”
“那不太清楚。”
王吉露出尷尬之色。
说实话,蛮夷邸虽是招待各路使者的官署,但是对那些蛮夷,並不是太放心上。
便是王吉,若非刘进让他留意东瀛岛的情况,估计也不会在意。
“所以,本岛只有邪马台一部使者还在?”
“喏!”
王吉紧跟著道:“还有不弥使者,名叫不弥鱼生。据说是不弥的小王子,倒是很有耐心。”
“邪马台现在什么情况?”
“邪马台的使者,名叫不二子,倒是很老实。
在这边有小半年之久了,虽然一直没有被大鸿臚接见,却很有耐心。还学会了不少咱们的礼节,虽然有点不伦不类,但给人的感觉,很谦卑,也非常有礼貌。”
“是吗?”
刘进双目微合。
貌似后世的小日子,就是从邪马台传袭过来的吧。
“王吉。”
“臣在。”
如今刘进是皇太孙了。
所以王吉便自称一个『臣』,也在情理之中。
刘进摸著下巴,幽幽说道:“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狗奴那些部落的衝突,
就是邪马台那个什么子来著·——
“不二子。”
“对,那个不二子在暗中挑唆?』
“啊?”
王吉还真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至於刘进———
老子看过《菊与刀》!
身为华夏人,又怎可能不了解小日子呢?
表面谦卑,內心阴暗。
弱小时恭顺如狗,得意时张狂如狼。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著?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放在小日子的身上,貌似一点都不为过。
小日子如此。
那他们的祖宗,能好到哪里去?
貌似邪马台还是母系氏族吧。后世有很多关於那劳什子邪马台女王的传说,
很邪恶的女人。
老美的电影里,经常黑邪马台女王。
倒是国產影视剧中,从来没有提过此人。
也不知道那什么邪马台女王,是不是已经出生了?
“为什么?”
王吉困惑问道。
“想要我汉家独宠他邪马台一部,从此以后得我汉家之名,便可以在小岛称王称霸。”
“哦!”
王吉想了想,而后点了点头。
“若是如此,倒也不是不可能。”
他说道:“我私下里和那不二子接触过几次,虽然给我一种谦卑的感觉,
但-—----说不来。太过于谦卑,有一种有所图谋的意思。但臣地位低下,也不好开口。
7
“写下来,把这种感觉写下来。”
刘进正色道:“不仅仅是东瀛岛的使者,还有其他各地的使者。你就用你的本能,如实记述。越真实越详尽越好。我可以向你保证,你观察一年之后,定有前程。”
“臣,遵旨。“
王吉顿时大喜。
皇太孙这是给出承诺了。
之前也有给出,但远不如这一次更让王吉感受到机遇到来。
之前的刘进,只是司隶校尉和平舆候。
而现在,他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孙。
这么说吧,在王吉眼里,司隶校尉和平舆候两个名头加起来,抵不上半个皇太孙。
“那不弥鱼生那边—”
“也要观察。”
刘进想了想,接著道:“不弥人还有几个?”
“算是不弥鱼生,一共八个人。其中五个女人,三个男子。其中两个,是不弥鱼生的扈从。”
刘进点了点头。
他大概猜出,为什么不弥部落没有被捲入衝突。
一方面是那不弥鱼生谨慎。
毕竟,人离乡贱。
在这么一个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城市,周围都是陌生的人。
那不弥鱼生又怎可能不小心?
另外一方面,不弥部落非本岛部落,其实力也不是很强。
估计之前那投马部落和不弥部落相似,对於身在本岛,与狗奴部落並称本岛两大部落之一的邪马台部落而言,不值一提。所以到现在,不二子没有对不弥鱼生下手。
“王吉,尝试多亲近那个什么生来著———.—.“
“不弥鱼生。”
“对,多亲近他,赏赐他一些美酒食物什么的。左右在街再散布一些本太孙想要召见不弥鱼生的谣言。而后派人暗中保护好他们,同时观察邪马台的反应。”
“这···
“此事你只管去做,出了事我会帮你担著。”
“喏!”
歷史上,应该就是邪马台得了汉武帝口諭的『倭”名。
之后在汉光武帝时期,被正式承认以『倭』为名的国名。
好像,天选之子还给了他们一方金印,被倭人视为国宝,一直传承到了后世號称镇国之宝。
当时负责传旨的人,好像也姓刘。
后人被倭国赐姓坂上还是什么的-—----在刘进前世,还有人来国內归宗认祖,
说是什么第九十八代后人。
反正乱七八糟的!
刘姓,乃国姓。
用得著你倭人赐姓?
叱嗟彼母婢之,他日老子马踏东京-—--啊呸,邪马台时,怎地也要给那邪马台女王赐一个井上、田中的姓氏。
“此事,你用心去做,保住不弥鱼生的姓名即可,其他不必理睬。“
“臣明白。”
王吉告辞离去。
刘进又处理了一些公务。
司隶校尉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
千二徒隶,也开始训练。
没有给他们配备刀剑,而是让他们腰系长绳,手持铁尺。
嗯,也可能是铜尺。
铁,挺贵的。
而且是以生铁为主,脆,易断。
倒是有百链钢,却没有普及开来。
便是军中也大都是以青铜和生铁为主,百链钢一是昂贵,二是耗时长,所以只有精锐人马,才可以拥有。比如那环首刀,后世名气很大。但在目前,也不算普及。
高炉炼钢要推动起来。
水排也要製作出来。
接下来,还有灌钢工艺。
幼公那边怎么还没有结果?
他要是解决了霍之死的谜题,那么刘进就可以得到唐汉的灌钢工艺了。
当然,也確实有点难为杜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