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皇孙凶猛 > 第七十二章 两万五千金的信任(求订阅!)

第七十二章 两万五千金的信任(求订阅!)

很好看!

真的,建议大家多看,比起点的穿越小说强多了———·

让司马迁专门为苏武著传?

苏武,作为华夏文明史中,坚贞不屈的代表,符合汉帝的喜好,也会得到读书人的推崇。

那些贤良文学不是推崇圣人学说吗?

圣人学说里,『忠』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推崇忠孝,汉帝喜欢,读书人喜欢,甚至连市並中的百姓,也会喜欢。

若能完成,对於司马迁而言,也是一个荣耀。

因为在刘进的记忆里,苏武在《史记》中属於边缘人物,

直到《汉书》出现,苏武的故事才广为人知,有了专门记载。

反正,刘进前世读《史记》的时候,李广李陵的故事记忆深刻,但著实没有苏武的印象。

这一世,他要弥补这一点。

想到了司马迁,就不自然的想起了系统发布的任务。

提前传播《史记》?

迁粉吗?

想要让司马迁能够在死前看到作品发布?

身为一个作家,最不喜欢的就是自己的作品在死后为人所知。

生前留名,死后荣耀!

系统,还说你不是迁粉吗?

不过这件事,並不容易。

那不是说你了钱就能推广传播的。

汉帝有多恨司马迁?

看他詔书里那句司马迁后人不復用的文字,就能明白一二。

但司马迁和汉帝之间,如何產生了如此仇恨,竟然让一个皇帝念念不忘1

刘进,不清楚,不明白,更不了解。

如果汉帝阻止,哪怕他刘进是皇长孙,也难以推广《史记》。

天时地利人和啊!

想要完成任务,三者缺一不可。

推广传播这种事情,最好的办法是由上而下。

想从民间传播?

难!

这年月,能读书识字的人,少之又少———·

想要推广《史记》,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汉帝的態度。

如果—.—·

如果《苏武传》能够传播起来,说不定能得到汉帝的称讚。

只要汉帝开一个口子,那《史记》就能够推广。

对,就从《苏武传》开始!

刘进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征和元年十月十五。

是常朝朝会的日子。

此次朝议,將与朝中两千石官员討论过往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总结整理,而后商討未来的计划。

朝议之后,第二日休沐。

不过,刘进没有参与此次朝会。

因为他没有资格。

他是平舆候,有八百户食邑,仅此而已。

他,没有品秩。

准確的说,他没有两千石的品秩,就没有资格参与。

不过,他倒也不甚在意。

商谈什么?

反正廷尉狱被衝击一事,躲不过去的!

今日,阳光明媚。

王翁须在练功,而刘进和李姝坐在凉亭里。

“殿下今日一直看我,是何用意?”

“姝姊,你是不是瞒了我一些事?”

“没有啊?”

“真的?”

“真没有,殿下怎地如此囉嗦。”

李姝有点心慌,眼神飘忽。

当她看到刘进的目光,停留在她肚子上的时候,心里顿时一乱。

“殿下看什么?”

“嘿嘿嘿嘿!

刘进蹲下身,把头贴在了李姝的肚子上。

“你——...”

“还要瞒我吗?”

李姝,垂下了头。

“为何不予我说。”

“殿下正在上升期,姝只是不想殿下分心。再说了,还不到两个月——“

对了,谁告诉你的?

可是翁须?”

“翁须也知道?”

四道目光,都落在了正在打沾衣十八跌的王翁须身上,

王翁须直觉后背发凉,脚下一个错著,自己绊了自己,谈呀一声,便摔倒在地上。

凉亭里,刘进和李姝连忙跑出来。

“没伤著吧。”

刘进关心的问道。

系统提到了王翁须,那一定是有什么情况发生,但系统还不太確定。

“怎么这么不小心?”

李姝嗔怪道。

“我也不知道,就是感觉后背突然发凉,一下子乱了步伐。“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刘进阴侧说道。

王翁须闻听,顿时怒了。

“殿下怎可血口喷人,翁须做了甚亏心事?”

“哼-哼!”

“你说啊!”

王翁须叉著腰,大声问道。

李姝这时候可以確定,不是王翁须透露那是义姬吗?

应该也不是。

义姬那个人,一脑门子都是医术。

你生病了,可以找她看病。

別的事情,她压根就不关心——·—

所以,也不是义嫗。

“你姝姊有了身孕,为何不与我说?”

“我·····

原本气焰囂张的王翁须,听到这句话,顿时不说话了。

她低下头,没有声。

“说啊,刚才是不是很想用指头指我吗?”

“也不是我不想说的,是姝姊不让说嘛。”

王翁须糯糯嘀咕著,旋即想到了什么,抬头向李姝看去。

哪知李姝一摊手,摇了摇头。

那意思是说:別找我麻烦,不是我说的。

不是姝姊说的,那会是谁?

“是不是郭阿监?”

“郭征卿也知道这个事情?”

刘进沉下了脸,“还有谁知道?”

李姝恨不得捂住王翁须的嘴。

她连忙道:“没有了,没有了!”

“没有了?”刘进冷哼一声,道:“郭征卿既然知道了,那仲嫂子怕也知道吧。”

“啊!”

王翁须顿时露出了震惊之色。

那分明就是告诉刘进:仲氏女確实知道。

“翁须,別说话了,低著头,否则你要把人得罪完了!”

真是一个不经事的小丫头,被刘进两句话,就掏了个底朝天。

李姝知道,她在说话,这事情估摸著波及范围会越来越大。

“不怪郭阿监她们,是我不让她们说的。而且这些日子,也多亏了她们对我照拂。”

隨即,扭头低声道:“要是让郭阿监知道是你说漏了嘴,你就完了。”

王翁须听罢,一吐舌头。

“义嫗应该也知道吧。”

“嗯!”

“那合算著,平舆候府里,就瞒著我吗?”

刘进,有点不高兴了。

『殿下莫生气,我们並非有意慢著你。之前姝检查出身孕时,你已经去了奉明。之后,我听说你整日奔波,实在是不想让你分心,所以就让大家帮我瞒著。”

“我练兵的確是大事,可你有了身子,便不是大事吗?'

刘进怒道:“若是让母亲知道,我要挨骂;若是被祖母知道,我还要挨骂-—-—--你不想让我分心我明白,可这种大事,怎能隱瞒?姝姊,你如今可是生活在天家里。”

天家无小事!

这关乎血统的传承。

李姝愣了一下,立刻明白过来。

她有身孕,也许她不在意,但有人在意。

如果,如果刘曲和刘直也有了孩子,並抢先让太子知晓,甚至可能会动摇刘进的地位。

这,关係到皇太孙之位。

“是姝忽视了,还请殿下责罚。“

“责罚个屁,这么冷的天,你有了身子,不好好在屋里待著,陪著我在凉亭里吹风,万一有个闪失,该如何是好?”

刘进其实想的没有李姝想的那么复杂。

什么皇太孙之位?

太子先渡过巫蛊之祸再说。

他是真不在意。

作为一个后世的穿越者,他其实对什么正统的说法並不看重。

他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

他相信:真理只在剑锋之上。

他相信:枪桿子里出政权!

没实力,正统算个屁啊!

“好啦,不说了,之前的事情我也不会怪你们,不过以后家里有什么事情,不能瞒我,否则我会发飆的。”

“姝定尊殿下之命。”

“殿下,你怎么知道姝姊有身孕的?”

明明没人告诉刘进,刘进如何知晓?

王翁须被刘进宠的有点二皮脸,她才不会怕刘进责怪她。

她,只怕郭征卿阴沉著脸,

“我掐指一算,自然知晓。”

“殿下还有这等本事?”

“本殿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说呢?”

“殿下,你好腻害。”

“哈哈哈!”

看著两个不著调的人,李姝也有些无奈。

她只好摇摇头,转身往房里走去。

“姝姊,我扶你!”

王翁须小跑著过去,扶著李姝的骼膊。

“翁须,你今天还没有练完呢。”

“阿?”

“赶快去练功。”

王翁须的小脸,刷的就拉下来。

“可是,练功好辛苦啊!”

“你选的嘛。”

李姝嘻嘻调笑了王翁须一句,王翁须著嘴,隨后又开始练习扎马。

刘进在一旁,也忍不住笑了。

“此事,我会让郭阿监稟报母亲,姝姊要做好准备,母亲那边一定会派人过来。”

“我不告诉你,也正是担心此事。”

“姝姊,躲不过去的。”

刘进说完,哈哈大笑。

送李姝进了房间,刘进准备陪她说会儿子话。

可就在这时,郭征卿匆匆走来。

“陛下,宫中有旨意过来。“

刘进愣了一下,问道:“是郭吗?”

“是,不过除了郭之外,还有太常靳石。』

刘进闻听,顿时换了表情。

如果是郭来传旨,说明事情不算太大。可如果太常也过来了,那问题就严重了。

太常,九卿之一。

专门负责礼仪等方面的事情。

他过来,说明事情很大,必须要依照礼法接待领旨。

“摆香案,命府內所有人迎接。我去换一下衣服,马上过去。”

汉代的礼法其实没有后世那么严格。

伴隨著儒家学派在朝堂上的比例越来越重,礼法也经歷朝代更迭替换越来越严格。

但刘进,仍要重视这件事。

他返回屋中,把事情告诉了李姝和王翁须,然后换上了朝服。

匆忙来到大厅之后,就见郭正陪著一个中年人说话。

当看到刘进身著朝服出来,两人都点了点头。

“平舆候,接旨吧。”

传旨大於天,寒暄还是等过后再说。

刘进不敢怠慢,跪在了香案前。

“制詔御史:皇长孙平舆候刘进——-拜司隶校尉,即日建府,钦此。”“

省略號里大都是废话。

无非是夸讚刘进如何如何出色的词句。

刘进,有点懵!

哪怕此前郭已经提醒过他,他也知道,自己是后备人选。

可是当圣旨真的传来,他真的成为了司隶校尉之后,仍日感到不可思议。

这就司隶校尉了?

不是说,汉帝之前只是在考虑吗?

这么快就通过了朝议了吗?

“臣,必不负陛下厚恩。『

心里疑惑,但行动上没有半点迟疑。

刘进恭恭敬敬的谢恩,之后起身从中年人,也就是太常靳石的手中,接过了圣旨。

寒暄几句后,靳石告辞。

他为九卿之一,今日奉命传旨,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不过,郭並未离开,而是和刘进一起,进了书房。

“郭翁,不是说还在考虑吗?”

“殿下有所不知,陛下之前,一直在犹豫是否设立司隶校尉一职。但经过前两日廷尉狱遭遇衝击之后,便在第二日下定了决心。当时陛下在宣室殿中,与诸公进行了一次爭论。当时殿下在椒房殿里,受皇后的召见,所以不清楚也正常。”

“那这司隶校尉——.“

“今日朝会,爭论十分激烈。主要是围绕著关於司隶校尉的职权划分展开。”

“那结果如何?”

“司隶校尉为比两千石品秩,在九卿之下,眾朝臣之上。陛下与殿下千二百徒从,设立八从事,十二假佐。其中,八从事品秩比千石,假佐中六百石。虎豹营骑,为殿下部曲,並补足一营兵马。此事,陛下已使良娣与凉州刺史杨午商议。

之前殿下所招募羌氏兵马,以及两百亲隨仍旧算数。余下三部兵马,则由六郡良家子补齐。”

刘进,张大了嘴巴。

“那就是说·—.

“虎豹营骑虽是殿下部曲,但陛下尤为重视。赵破奴为虎豹营骑校尉,

赵安国与樊胜客两人职位不变,为司马。不过,陛下要了两个司马的名额,

按道侯韩说之子韩增为其中之一,太子举荐门下舍人无且,占居了另外一个名额。剩下一人,由殿下自行招募。”

所以说,我还没上任,就给我按了两个钉子唄。

不对,韩增?

刘进愣了一下。

麒麟阁十一功臣中,就有韩增的名字!

昨日他还说不熟,怎地今日就变成了手下?

这算不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不过,汉帝把韩增安排过来,再考虑到韩增是韩说的儿子,而汉帝和韩说之间,似乎有点暖昧——----所以说,韩增是汉帝安排在他身边的人?他,拉拢不过来!

至於无且,刘进並未在意。

因为,他对无且全无印象。

两千两百人的虎豹营骑,再加上一千二百司隶校尉徒从。

这转眼间,刘进手里便拥有了三千四百手下?

慢著!

“郭翁,那虎豹营骑的粮餉辐重———“

“皆由殿下自行解决。”

“我———.”

刘进险些一口老血喷出。

八百人,就让他感到无比头疼了。

两千二百人·—··

跟隨赵破奴奔波月余,也让刘进对兵事了解许多。

这年月,想要练成一支精锐,可不容易。

他在孟德新书里看过一篇文字:一个虎豹骑,需要一百个人的供养。

这也是曹操那支曾经所向脾的虎豹骑在之后,销声匿跡的主要原因。

太他妈的吃消耗了!

“殿下不必担心此事,皇后已经解决了此事。”

“如何解决?”

“皇后说,此殿下部曲,所以她拿出了五千金。皇后之弟中郎將卫广,

如今在益州任事,会拿出万金。此外,卫候长子,长平侯卫伉,也被皇后责命拿出万金。”

也就是,两万五千金!

刘进,忍不住笑了起来。

自家这位祖母不鸣则已,这一出手,可当真是豪气冲天。

再加上刘进手里还有万鎰黄金,也就是说,他现在的总资產,已经超过了三万五千金。

刘进对三万五千金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

但赵破奴曾经说过,北军一营,一年所耗大约在五百万到八百万钱左右。

换算下来,刘进这三万五千金,按照市价兑换的话,差不多就是四亿到四亿五千万钱。

这,这,这.——

这他妈的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亿万富豪了吗?

虎豹营骑的消耗,肯定要比寻常一营的消耗多。

马匹,粮草,兵器,装备以及日常训练等各方面加起来,估摸著要三千到四千万钱左右。

也就是说,十年之內,他无需为军费操心。

这么一想的话,感觉公孙敬声贪污挪用那一千九百万钱,也不算是太多啊!

低调,低调!

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飘。

郭口口声声说,虎豹营骑是他刘进的私人部曲。

如果真是私人部曲,何必安排一个韩增过来?

这支兵马,是汉帝的一个伏笔。

估摸著汉帝对这支虎豹营骑的期待值,也会超乎寻常人的想想吧。

“郭翁回去之后,与祖母言:进必不墮舅公与舅舅的名声!”

郭,笑了!

咱这位殿下啊,可真太会了。

他,太知道皇后內心里,是如何思想———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別叫我邪神 谁说这卡牌抽象啊,这卡太棒了! 让你鑑定物品,你选择提取神通? 奇幻领主:机缘提示每日刷新 LOL:谁家系统退役十年才来啊 80年代剽悍土着女 最强治癒师 重生东京种神树 盛唐輓歌 谁说要向魔女效忠?